解讀歐盟碳排放權交易政策

2014-7-24 14:11 來源: 中國碳交易網

       中國碳交易網訊:歐盟在推廣碳交易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歐盟是目前國際氣候談判的主導者,是全球減排的最主要推動力。依據《京都議定書》,截止至2012年歐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將在1990年基礎上削減8%。為實現此目標,歐盟成員國間已達成意向分擔協議以具體落實各自的減排指標,并決定建立歐盟內的減排體系EUETS。2003年歐盟理事會的《ETS指令》生效,并于2005年1月1日起正式運行EUETS。
 
       EUETS是配額市場的代表,是國際上最嚴格、最透明、最活躍的溫室氣體減緩制度,也是中國等發展中國家碳信用指標的首要出口目的地。近年來ETETS發展迅速,包含的試點行業逐步擴大,第一階段涵蓋煉油、能源、冶煉、鋼鐵水泥陶瓷玻璃造紙行業約12,000個排放源,第二和第三階段的覆蓋面將繼續擴大,伸向會影響發展中國家排放的航空和航運領域。
 
       歐盟對后2012CDM項目的嚴格態度將推高碳指標價格。據中國碳交易網了解到,目前,歐盟對2012以后CDM的態度尚未明確,但從已釋放出來的信息分析,即使其依然接納CDM項目所產生的碳指標,對指標的要求也會有更加嚴格的限定,HFC、N2O以及大型水電等項目類型的前途十分堪憂。而這幾類項目在中國CER產量中所占的比例非常高,一旦無法獲得歐盟的認可,相關已經注冊項目的預期收益將受到很大影響。
 
        如果歐盟限定了HFC、N2O和大水電項目產生的CER的使用量,勢必碳信用的供給量將會出現短缺,碳信用的價格會受到強大的向上推力。CER價格極有可能超過世界銀行的報告中預計的20歐元的平均價,與現在的12歐元價格相比,漲幅超過70%,投資碳信用所帶來的收益將會是十分誘人的。基于此種預期,眾多機構投資者,如摩根士丹利、美林、高盛等都在擴充旗下在歐洲的碳交易業務,采取了收購碳交易經紀公司等行動。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大型金融機構也已紛紛增設針對后2012項目的碳基金
 
       另外,今年5月歐盟氣候行動委員會暗示,歐盟可能會考慮加大溫室氣體減排力度,將此前單方面作出的20%減排承諾提高至30%,由此產生的額外成本預計約為330億歐元。為了達到減排30%這一目標,企業除了利用新技術之外,勢必還會通過購買碳信用指標來實現。屆時,EUA的需求將增大,價格將會走強,專家預測EUA的價格將至少維持在30歐元左右4,這與上文提到的世行報告中的預測不謀而合。據中國碳交易網了解到,為了避免EUA供應的嚴重不足,歐盟還會繼續使用國際碳信用杠桿,有可能采用新的行業減排信用額來替代一部分CDM信用額,將國際碳信用的來源從項目級擴展到行業級。此舉相當于拓寬了碳信用的認可范圍,碳信用的投資領域可以適當擴大。(完)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