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認證能否為中國綠色債券的“綠色程度”背書?

2016-4-14 00:26 來源: 證券時報網 |作者: 馬駿

綠色項目的判定和資金流向管理的問題


第三方綠色認證的兩大難題

在當前項目運作過程中,第三方認證機構真的能夠起到正確判定項目綠色程度和監督資金流向的作用么?目前看來,似乎不容樂觀。
 
德勤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謝安表示,目前國內綠色債券市場剛剛起步,“在我們認證第一次發行的時候,我們并不能夠說確保一定投在某些項目上,更不可能現在能夠說這些項目后來產生的效果如何。”這就使得整個市場存在聲譽風險。
 
吳倩也表示,“有一些國企和大型機構新開一個帳戶是非常麻煩的。他們可能不愿意,或者更傾向于去和其他帳戶混用。這樣做后面追蹤的時候比較難去界定他的資金流向,可能會存在模糊的領域。”吳倩建議考慮采取更嚴格的資金管理系統。
 
在考察項目的綠色程度上,各家機構的處理方式各有不同。據安永會計師事務所綠色債券部高級經理李菁介紹,安永的綠色評估系統已經實現判斷項目的綠色程度是深綠還是淺綠。英國Trucost公司亞洲業務主管黃超妮認為,量化環境效益不應該只停留在這個項目分類級別上,市場應該對綠色債券所投向的項目的預計或者實際環境效益,有一個很好的說明,以避免漂綠的嫌疑。Trucost已經建立了相對成熟的模型。而多數機構的與會代表建議,還是應對綠色債券進行統一標識,對不符合綠色標準、沒通過認證的不應被允許使用綠色債券標簽。
 
為了更好的發揮第三方綠色認證的作用,何琪預計在未來兩三年內在綠色債券募集資金使用和最終管理以及信息披露等方面,相關的準則以及實踐模式將趨于標準化和具體化。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