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金融的理論和實踐分析

2014-10-9 14:56 來源: 中國碳交易網

       中國碳交易網訊:伴隨著經濟的發展,環境問題越來越突出,并成為是后工業階段發達國家關注的一大焦點,環境保護和治理需要政府、社會、企業、個人的集體行動。與此同時,金融業在二戰以后開始蓬勃發展,金融產品利用其靈活性、贏利性和風險的分擔機制,為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但是金融作為一種虛擬經濟,其泡沫的存在和無限制的膨脹給實體經濟帶來了巨大的隱患。金融與環境保護的契合是個多方面作用的過程,有政府和社會的環保觀念的轉變,金融業新投資理念的發展,還有企業社會責任意識的覺醒等等。本文擬探討金融與環境保護理論和實踐的歷史發展,并以此為基礎,簡要分析金融風暴對環境保護事業可能產生的影響。

       20世紀90年代后,如何發揮金融對于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的推動作用成為國際金融界的重要議題,并成為了國際化的潮流。其中出現了一些新的理念和術語,如“可持續金融”、“環境金融”等。所謂“可持續金融”主要是指從環保角度重新調整金融機構的經營理念、管理政策和業務流程,從而實現金融業的創利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金融的理論還處于開創階段2,但金融業已經開始行動起來了。銀行業把環境因素納入信貸、投資和風險評價程序,綠色會計報表得到應用。證券市場上,基金管理公司推出了專門投資于能夠促進環境保護、生態環境和人與自然的可持續發展的共同基金。金融衍生品也開始應用于環境敏感行業。另外,政府的財政撥款、相關共識的達成、環保協議的簽訂,國際金融組織對于環境風險評估機制的建立等等。金融業對環境保護的支持在十幾年內展現良好的向上的發展態勢。(完)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