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我們要關注生物多樣性,生物多樣性喪失對經濟發展有何影響?
呂植:從宏觀的視角來看,經濟發展是依賴自然的。因此當生物多樣性喪失而引發危機時,本質是一種經濟危機。舉個例子,根據世界經濟
論壇的世界風險報告,2019年全球GDP是88萬億美元,其中超過44萬億美元的GDP是中度或高度依賴自然的,比如建筑、農業、食品和飲料等行業。對這些行業來說,來自自然環境的風險會成為經濟發展的風險。
更不用說從人與生態系統的關系來看,人與環境是共生的。生態系統提供了支持、供給、調節和文化服務,這些服務是人類安全、健康等福祉的重要基礎。另一面,社會經濟的發展也影響著地球系統變化。一邊是全球經濟增長和資源消耗,一邊是地球生態系統退化與污染物增長,從趨勢我們可以直觀地感受到兩者相關性。
WWF的報告指出,地球生命力指數顯示,1970-2016年間動物種群數量平均下降68%;2000-2018年間,物種棲息地指數下降2%,表明物種棲息地呈普遍快速減少的趨勢;目前全球平均生物多樣性完整指數為79%,遠低于安全下限值90%,并且仍在不斷下滑。IPBES的分析表明,地球生態系統衰退的直接驅動因素主要是土地海洋的利用和資源的直接利用,這兩項影響占比超過了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