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企業碳排放量占比較高
此次國常會指出,部署推動綠色低碳發展,設立支持碳
減排貨幣
政策工具,以穩步有序、精準直達方式,支持清潔能源、
節能環保、
碳減排技術的發展,并撬動更多社會資金促進碳減排。在試點基礎上,于今年7月份擇時啟動發電行業全國
碳排放權交易
市場上線交易。
電力行業是全市場碳排放量最突出的行業。記者了解到,在中國
碳市場建設初期,本著“抓大放小”的原則制定了碳市場的準入行業和門檻,即
石化、
鋼鐵、
有色、
造紙、電力、
航空等行業中,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6萬噸以上(綜合能源消費量1萬噸標準煤以上)的企業被納入收錄。相關統計顯示,符合上述標準的企業大約有7000多家,二氧化碳總排放量占到我國工業部門碳排放總量的75%以上。其中,率先納入的電力企業合計1700多家,總排放規模35億噸,占全國碳排放總量的39%。
“中國穩步推進低碳經濟發展,未來低碳經濟是大趨勢,市場參與者都應該慎重對待。”朱斌向記者表示,將電力行業作為
碳交易市場全國化試點,抓住了
問題根本。中國的低碳化路徑實則是能源消費電力化、電力生產低碳化,把電力行業納入全國性統一碳
排放權交易市場,將會對行業低碳化帶來非常大的促進作用。
大有期貨高級研究員黃科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電力行業在碳排放總量中的占比約為42%,主要原因在于煤炭等化石能源的消耗。我國電力行業的碳排放量位居各行業之首,在國家大力推進碳達峰、
碳中和的背景下,電力行業將承擔最主要的碳減排指標,可以說碳中和是一場深刻的能源革命。“在電力行業推進碳排放權交易,可通過市場化手段合理配置碳排放配額,引導電力行業降低對煤炭等化石能源的消耗,推動能源結構向清潔化、低碳化發展,確保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順利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