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向中鋼協發出《關于委托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開展鋼鐵行業
碳排放權交易相關工作的函》。繼
電力行業和
建材行業后,鋼鐵行業成為第三個被納入全國
碳市場的重點行業。
高耗能、涉及眾多后端重點領域的鋼鐵行業納入全國碳市場參與碳
排放權交易,不論出于碳市場建設還是厘清工業領域
減排路線的角度,都是重要的一步。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副部長許召元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鋼鐵行業有必要也有條件率先開展
碳交易工作。我國已經確定了要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實現
碳中和的重要戰略目標,“工業部門,特別是重
化工業是能否順利高效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行業。”
為此,具體承擔這一委托工作的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低碳工作推進委員會發布消息,擬開展鋼鐵行業碳達峰碳中和專項標準征集工作。
本次征集的范圍包括碳排放核算、碳排放限額、低碳評價、碳排放監測、
碳資產管理、氧氣髙爐、非高爐煉鐵、碳捕集、封存與利用、能效提升等鋼鐵行業低碳技術、工藝、裝備、產品、監測、管理、檢測等相關標準。
這是承接委托工作后,該委員會開展的第一項工作。可以看出,打通相關程序、明確標準和核算方法,是鋼鐵行業正式進入全國碳市場參與碳交易前亟須解決的
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