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進階‘零碳’如何加速共贏”為主題的“人民城市議事廳”大討論活動于日前在上海市閔行區舉行。活動圍繞“零碳”發展新需求背景下,政府、企業、園區、社會和個人如何提檔加速、實現共贏展開討論,共吸引200多人參加。
住在莘莊工業區的居民孔智春從日常生活角度出發,談了自己對“零碳”的認識和實踐,“‘零碳’是一種可感知、可參與、可受益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比如生活垃圾分類投放、閑置物品流動交換。”
“對于企業來說,‘零碳’就是通過產品設計、產線設計、能源使用、員工生活習慣等非常具體的一系列
節能減排措施來降低
碳排放,如果產生多余的碳排放,可通過
碳匯交易
市場購買產品。”閔行區人大代表、來自大金空調公司的陳杰從企業角度出發,闡釋了對“零碳”的理解和做法,“要達到的目標就是碳排放的凈產生為零。”
“莘莊工業區的綠色工廠、綠色園區、光伏發電等工作有相應的基礎,正在整體上推動‘零碳’園區建設。今年是‘兩山’理念提出20周年,‘雙碳’目標提出5周年 ,進階‘零碳’,不僅僅對政府部門,對企業、對園區、對每一個市民個體都是非常重要的話題。”上海市發改委環資處呂一錚表示。
“我們企業正通過一些技術改造在踐行綠色低碳,希望政府部門能匹配相關鼓勵
政策。”不少企業現場表達訴求。“政府是否可以安排綠色低碳專家進企業提供專業咨詢。”恩格爾機械公司亞洲區運營總裁、中國區總經理賈瑞默提議。
“從企業角度出發,非常多的傳統企業在實現‘零碳’的過程中,首先遇到的可能不是成本降低、利潤提升,而是成本會提升,利潤則可能會降低。”邦思邁談判溝通研究院院長潘黎闡述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需要政府的政策鼓勵和引導,讓每個參與的個體都能夠有動力去加速進階“零碳”。
活動現場,與會者分享了一個低碳生活方式兌現權益積分的例子。“上海在實行,在隨申辦平臺就可以參與,目前已經有20萬注冊和活躍用戶。”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全國
碳市場研究發展中心主任常征介紹,可以從“隨申辦”的“
碳普惠專區”開通個人專屬碳賬戶,將日常綠色行為量化成減排量,轉換成“碳積分”兌換各類權益,直觀感受自己的低碳貢獻。
據悉,持續深入開展“人民城市議事廳”大討論是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十大行動“閔行人大60條”的重要舉措之一,也是閔行人大做實人大協商的重要平臺。接下來,閔行人大將對活動現場收集的意見建議進行梳理分類,形成建議清單和
問題清單,推動相關部門吸納民意、改進工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