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上碳標簽的水果有什么不一樣嗎?會更貴嗎?

2024-8-1 10:16 來源: 中國環境 |作者: 肖琪

你知道,貼上碳標簽的水果有什么不一樣嗎?你是否也會疑問,貼上碳標簽的水果,價格會更貴嗎?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水果加入到碳標簽家族。實際上,水果品種不同,種植方式各有差異,碳足跡的測算方式也會存在不同。選擇什么樣的水果產業作為碳標簽的研究對象,也有著諸多現實考量。

如是否能在綠色低碳領域起到示范引領作用,是否能承擔企業社會責任,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全球治理。是否能提高相關從業者和消費者對綠色低碳的科學認知,以及如何加強完善農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建設,構建碳足跡因子數據庫,完善碳足跡標識認證分級管理制度建設。為更多領域建立統一規范的碳足跡管理體系提供參考與借鑒。

以管窺豹,帶著這些疑問,本報記者專訪南京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副教授程琨。從剛剛發布的編號為001和002的榴蓮碳足跡標識認證證書入手,尋找答案。

中國環境報:選擇三亞市榴蓮產業作為合作對象,出于哪些考慮?

程琨:三亞榴蓮產業近年來發展迅速。與大型榴蓮種植企業合作開展碳足跡標識認證,一方面,能夠了解榴蓮種植的碳排放現狀,為綠色低碳技術發展提供參考;另一方面,也是企業承擔社會責任、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全球治理的體現,能夠起到很好的示范引領作用。

同時,在雙碳背景下,增強公眾對于應對氣候變化的認識、推動全民參與綠色低碳行動至關重要。最近兩年,國產榴蓮有很高的話題度,對榴蓮進行碳足跡標識認證能夠引起更加廣泛的關注,推動碳中和相關科學知識的普及,并倡導綠色低碳消費理念。

中國環境報:相比之前貼上碳標簽的水果,榴蓮個頭更大,在測算碳足跡過程中有何不同?

程琨:與其他農作物不同,國產榴蓮近年來才開始規模化種植,種植管理方式和其他農作物有一定差異。比如,榴蓮規模化種植有機肥施用比例大、水肥一體化程度高,這些在測算碳足跡時與其他作物都有所差異。另外,榴蓮樹是常綠喬木,可通過光合作用形成植被碳匯,也應計入碳足跡。

目前碳足跡的測算,是為榴蓮上市時張貼碳足跡標簽,所以只測算了榴蓮從生長到成熟的部分生命周期碳足跡。隨著榴蓮產量的逐年增加,榴蓮殼將成為重要的農業廢棄物,而榴蓮殼的處理也可能帶來溫室氣體排放,在未來的研究中可以予以關注。

中國環境報:貼上碳標簽的水果,會更貴嗎?

程琨:目前,國內參與碳足跡標識認證的企業還較少,碳標簽對產品價格的影響較為有限。

通過張貼碳標簽、實現品牌差異化,能夠提升產品的品牌形象和市場競爭力,有可能影響產品價格。

不過,將碳標簽與有機農產品、綠色食品相提并論其實是不合適的。有機農產品和綠色食品通過特定要求的管理措施,達到了認證標準,對產品質量或品質有了影響,增加了產品的附加值,最終影響產品價格。而碳足跡只是客觀地對產品生命周期碳排放進行披露,碳標簽可以幫助消費者意識到購買決策對環境的影響,進而可能影響消費行為。

碳足跡標識認證是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重要體現,不宜過多影響商品價格。通過碳足跡標識認證,推動企業生產綠色低碳轉型,并影響消費者的消費理念、提升消費者對于氣候變化的認識,促進綠色低碳發展,這是碳足跡認證的最大價值。

當然,生產商可以根據碳足跡測算結果,針對性地采取減排增匯措施。如果這些措施符合自愿減排交易的要求,所取得的減排增匯量則可以參與自愿減排交易,獲得額外的經濟收益。

中國環境報:如何通過水果碳足跡認證,提高相關行業的綠色低碳發展水平,提高相關從業者和消費者對綠色低碳的科學認知?

程琨:水果乃至各種產品碳足跡標識認證,將有助于在生產端和消費端形成綠色低碳轉型的社會風氣。

通過典型案例的示范,結合綠色低碳技術、碳足跡標識認證等相關培訓,將提高相關從業者的綠色低碳意識和技能水平。越來越多產品參與碳足跡標識認證和碳標簽張貼,結合媒體、網絡等渠道的科普和引導,將有效提升消費者對于綠色低碳的科學認知。

消費端綠色低碳消費理念的形成將通過影響購買習慣,倒逼生產端綠色低碳轉型。生產端通過采取新型肥料施用、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等一系列綠色低碳技術,提高生產效率、節本增效,有效降低碳足跡,提升產品的生態價值。

也將鼓勵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通過產學研合作研發低碳種植和加工技術,促進新型技術的開發和應用。最終,整個行業的綠色低碳發展水平將得到顯著提升。

中國環境報:通過水果碳標簽的經驗積累,如何加強完善農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建設,構建碳足跡因子數據庫,完善碳足跡標識認證分級管理制度建設?

程琨:加強完善農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建設,一方面,可以借鑒水果碳標簽的成功經驗,制定和完善農產品碳足跡核算的通用標準和具體產品的核算規則。明確核算邊界、核算方法、數據質量要求和溯源性要求等,確保核算結果的科學性和準確性。優先聚焦重點農產品,制定針對性的核算規則,逐步擴大覆蓋范圍。

其次,可以建立農產品碳足跡管理專家工作組,為碳足跡管理機制研究、碳標識認證管理辦法指定等內容提供技術支持。最終,通過推動將農產品碳足跡標識認證融入相關政策,形成推廣農產品碳足跡的政策合力。

盡管本次水果碳足跡標識認證是一個有益嘗試,但一些產品,如液體肥、生物農藥等的排放因子還較為缺乏,針對區域特征的排放因子則更為有限。亟待針對碳足跡核算中缺乏或代表性有限的排放因子開展科技攻關,形成中國特色的排放因子庫。在這個過程中,特別要加強數據質量控制,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同時,可以建立排放因子共享平臺,實現排放因子的實時更新和共享使用。

通過建立統一的認證標準和流程,確保認證結果的公正性、權威性和可比性,完善碳足跡標識認證分級管理制度建設。根據農產品的碳足跡現狀和當前低碳發展水平,研究碳足跡評價體系,建立碳足跡分級管理制度。鼓勵企業自愿參與碳足跡標識認證工作,并根據認證結果進行自我提升和改進。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