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碳市場的設計方式如何影響了碳交易的量價表現?
全國碳
市場:交易量方面,由于中國
碳市場采用“
碳強度+基準線法”的總量、分配組合,企業具有天然的履約交易傾向,交易量高度集中于少數時段。碳價方面,因配額總量寬松且為免費分配,碳價低于全球其它主要碳市場,但基本反映了當前
減排目標下的邊際負外部性。同時,受限于金融市場發展水平,碳市場參與主體及交易工具受限,碳價波動較大 。
區域碳市場:交易量方面,各區域“潮汐現象”顯著,且因經濟發展水平差異,交易量差異較大;碳價方面,各市場成立初期均出現因企業交易熱情逐漸轉冷、碳價下行的情況,后期隨市場發展,碳價走勢分化,碳價水平差異大。
風險提示:1)疫情反復,
碳減排讓位穩增長;2)
碳金融推進不及預期;3)
碳配額總量供給過剩,不利減排企業上下游潛在受益環節。
作者:陳驍、郝博韜,智通財經編輯:楊萬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