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供應鏈探索碳中和發展路徑的重要性
(一)國際可持續發展理念對企業供應鏈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企業綠色低碳供應鏈管理在國際合作和可持續發展理念推行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2014年,亞太經合組織通過了《關于建立APEC綠色供應鏈合作網絡的倡議》,決定在APEC范圍內共同推動綠色供應鏈建設工作,并在中國天津建立首個亞太經合組織綠色供應鏈合作網絡示范中心,并鼓勵其他經濟體建立示范中心,積極推進相關工作[1]。2016 年聯合國在《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中將“負責任的消費和生產”作為 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之一,并在子目標中提出,減少生產和供應鏈的糧食損失。 2020年9月,歐盟成立了歐洲原料聯盟,致力于確保安全可靠和可持續地獲取原材料。隨著國際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推進,國家將越來越重視企業供應鏈產生的環境影響,這也將對企業供應鏈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供應鏈低碳發展是
碳中和背景下低碳政策的重要要求。在國際層面,為應對氣候變化,197個國家于2015年12月12日在巴黎召開的締約方會議第二十一屆會議上通過了《巴黎協定》,旨在大幅減少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將本世紀全球氣溫升幅限制在2℃以內。2021年11月1日,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26th UN Climate Change 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在英國開幕,締約方將就加速實現《巴黎協定》和《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設定的目標進行進一步討論。在國內層面,我國在十四五規劃中明確要求“落實2030年應對氣候變化國家自主貢獻目標,制定2030年前
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2017年,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的《綠色制造制造企業綠色供應鏈管理導則》標準中規定了制造企業綠色供應鏈管理的參照標準,并在實施與控制中提出“收集本企業及供應商的溫室氣體排放等信息”[2]。因此,作為企業碳排放的重要源頭之一,供應鏈減碳發展與低碳轉型的宏觀政策背景相契合。
(三)構建綠色供應鏈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綠色供應鏈包括從供應端、物流端和消費端為一體產品生命周期的全過程,將對傳統供應鏈管理運作方式產生重大變革,也給企業高質量發展帶來難得的機遇。在成本管理方面,構建綠色供應鏈可以減少資源消耗、降低原材料浪費、減少有害物質排放并且高效增加物質資源的循環利用率,從而降低運營成本和風險。在產品管理方面,企業可以通過建立綠色供應鏈體系,結合低碳理念豐富企業產品組合,提高
市場競爭力。在企業品牌形象方面,建立綠色供應鏈有助于企業打造新的低碳企業文化,滿足社會對低碳企業的需求,創造企業價值,維持品牌的市場影響力和活力。因此,在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下,構建綠色供應鏈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四)綠色供應鏈是企業ESG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
優化供應鏈管理是企業踐行ESG理念的重要環節,而降低供應鏈環境影響,發展綠色供應鏈是當今企業綠色低碳發展的必經之路,也是全球ESG標準組織和監管組織對企業的要求之一。舉例而言,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GRI)發布的可持續報告標準在供應商社會層面的評估(GRI414)中,將供應鏈中的社會負面影響及采取的措施(G414-2)作為企業披露指標之一。
香港聯合交易所在發布的《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指引》中,要求企業在供應鏈管理(層面B5)部分披露有關識別供應鏈每個環節的環境及社會風險的慣例,以及相關執行及監察方法(關鍵績效指標B5.3)。2015年,我國社會責任績效分類指引(GB-T36002-2015)國家標準中,要求企業“鼓勵供應商在其產品中采用更可持續的技術和工藝而在本組織中對此類產品使用比例的逐步提高(H-4-9)”。因此,減少供應鏈碳排放,發展綠色供應鏈,也是企業踐行ESG理念,遵守監管要求,提升國際市場認可度的重要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