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河南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官方網站!
審核評估知識問答(5)--學校部分
作者:河南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來源:河南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發布時間:2024-07-01 16:12:03瀏覽:1775

審核評估知識問答(5)——學校部分

 

為全面貫徹和落實《教育部關于印發<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實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教督〔2021〕1號)文件精神,按照教育部工作部署,學校將于2024年下半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本次審核評估是對學校本科教育教學水平、人才培養質量、綜合辦學實力的一次全面檢閱,事關學校的長遠發展。為做好審核評估工作的宣傳和普及,把握審核評估實施方案精髓要義,全面實現審核評估的工作目標,學校特推出“審核評估知識問答”系列專題,歡迎大家持續關注與分享交流。

 

學校如何以新一輪審核評估為抓手建立健全立德樹人落實機制?

 

答:新一輪審核評估以立德樹人為思想統領,強調高校要把立德樹人融入評估全過程、全方位在以下幾個方面建立健全立德樹人落實機制:一是強化認識,明確立德樹人中心地位,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扎根中國大地辦教育,“五育”并舉培養時代新人;二是強化基礎,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將立德樹人完整、全面地體現在學校工作的各方面、全過程,學校事業發展規劃、學科專業布局、人才培養體系、教育教學模式、管理服務體制、資源保障條件等都要圍繞有效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要求來謀劃和建設;三是強化制度,建立立德樹人“負面清單”,健全學校黨委、行政定期研究立德樹人工作制度,構建全員、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機制,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統籌推進,從體制機制層面建立健全立德樹人“實舉措”,形成培養目標一致、職責分工合理、育人合力顯著的立德樹人工作格局。

 

學校須重點關注的“紅線”“底線”要求有哪些?

答:新一輪審核評估對標國家基本辦學規范和辦學條件規定,在指標體系中設置“紅線”和“底線”要求,體現國家對所有參評學校的剛性約束。在定性指標中,通過增設對教師、學生出現思想政治、道德品質等負面問題能否及時發現和妥當處置,教材選用工作出現負面問題的處理情況等方面的立德樹人“負面清單”,關注高校辦學“紅線”。

在定量指標中,通過設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師隊伍建設、基本辦學條件、學生發展與支持服務方面的要求等“統一必選項”,列出了辦學“底線”標準,其中第一類評估16個,第二類評估17個。

對于突破辦學規范和辦學條件底線等問題突出的高校,教育部和有關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將采取約談負責人、減少招生計劃、限制新增本科專業備案等問責措施。

 

學校如何選擇評估指標?

答:新一輪審核評估指標體系包括定性指標和定量指標兩部分。針對第一類參評學校,重點考察本科教育教學質量保障能力和綜合改革舉措成效。定性指標強調3個注重:注重本科教育的時代要求,引導學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建設中國特色的世界一流本科教育;注重特色發展,引導學校全面開展教育教學綜合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注重質量保障的文化機制,引導學校提升內部質量保障能力、加強質量文化建設。定量指標綜合考量“雙一流”建設動態監測指標以及教育部相關評價指標,審核重點中設置了35個反映學校本科教育教學改革與創新發展的關鍵數據進行定量審核,包括22個必選項和13個可選項。同時,在可選指標設置上給足彈性空間,學??山Y合本校辦學實際和優勢特色,從高等教育質量監測國家數據平臺提供的教學基本狀態常態監測數據中自主選擇,進行等量或超量替換;國家數據平臺提供不同類型高校常模數據(即高校本科教育教學關鍵數據平均值),學校可根據辦學定位和實際需求,自主選擇多個類型高校常模數據做對比分析,同類型常模比較長短,從而進一步找準所處坐標和發展方向。

針對第二類參評學校,通過模塊化設計定性指標,首次設置統一必選項、類型必選項、特色可選項、首評限選項,由高校根據要求和辦學實際自主選擇。統一必選項體現國家對高校辦學和人才培養的剛性要求,類型必選項體現對學校“精準”定位和差異化發展的引導,特色可選項體現對學校辦出特色、辦出水平的引導,首評限選項體現對首次參加審核評估高?;緱l件的剛性約束;定量指標集中體現了新時代國家對這類高校本科人才培養的新要求。定量指標包括46個,分為必選項和可選項。“必選項”是指該定量指標必須選擇;“可選項”是指該定量指標可結合辦學實際和優勢特色自主選擇。“必選項”對標國家規范要求,包括國家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師隊伍、基本辦學條件、學生發展與支持服務方面的要求等。“可選項”引導高校辦出特色和水平,包括學校卓越教學及學生培養所取得的成效等。學??筛鶕陨戆l展需要和實際情況自主選擇至少8項。

 

學校如何選擇常模?

答:新一輪審核評估定量指標可作同類常模和傳類常模比較,同類常模比較是指參評學校選取同類型高校數據平均值做比較,他類常模比較是指參評學校根據自身實際和發展需求,自主選取、量身定制不同類型(可以為多個類型)高校數據平均值作比較。

《本科教學狀態數據分析報告》提供必選、可選和自定義3類常模,包括世界一流大學常模、“雙一流”建設高校常模、擁有一級學科博士點高校常模全國常模、31個?。▍^、市)常模、12類高校常模(理工類、綜合類、語言類、醫藥類、財經類、體育類、藝術類、師范類、民族類、農業類、軍事類和政法類)、自定義常模7種。第一類評估的必選常模是“雙一流”建設高校常模,其余為可選;第二類第一種評估的必選常模是擁有一級學科博士點高校常模,其余為可選;第二類第二種的必選項為本?。▍^、市)常模,其余為可選項;第二類第三種的必選項為全國同類高校常模,其余為可選項。除必選常模外,學??筛鶕枰灾鬟x擇至少一種或多種類型常模。自定義常模是學校根據自身需求量身定制的個性常模,最多可以定制3組常模,每組不少于5所高校。常模選擇的重點在于通過指標數據比較,幫助學校了解自身與同類學校、標桿學校的差距,找準位置,持續改進。

 

學校已通過教育部認證的專業如何免于評估考察?

答:“教育部認證”是指按照教育部《高等學校評估歸口管理辦法(試行)》納入“高等學校評估項目清單”管理,由教育部評估中心具體組織實施并納入教育部評估歸口管理的認證項目,“在有效期內”是指在學校審核評估正式啟動的時間(即線上評估開始時),該專業認證結果處于有效期內。學??稍谄胀ǜ咝1究平逃虒W評估系統(以下簡稱評估系統)查詢“通過教育部認證并在有效期內的專業名單”。

“免于評估考察”不等于免于評估,上述有效期內的專業仍在評估范圍之內,由學校自行決定該專業是否需申請免于評估考察。

學校若有意愿申請免于評估考察,需在確定審核評估正式啟動具體時間后,在評估系統提交免于評估考察申請。根據《關于做好“十四五”期間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工作的通知》要求,教育部評估中心將在評估系統中預置有關專業認證材料作為本專業的審核評估材料,由學校最終確認,切實減輕高校負擔。

 

學校如何做好評建改工作?

答:新一輪審核評估的評建改不同于上輪審核評估的評建,它是一個完整的體系,是審核評估的重要環節。其中自評自建是審核評估的基礎,學校可以通過自評自建促進學校完善質量保障體系,提升本科教育教學質量保障能力。通過評估整改形成質量閉環管理,可促進高校自覺鞏固和充分利用評建成果,進一步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學校要將評建改作為一項“全鏈條”的工作來考慮,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把立德樹人作為評建改工作統領。學校要堅持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將立德樹人完整、全面地體現在學校工作的各方面、全過程;要健全立德樹人落實機制和“負面清單”,形成培養目標一致、職責分工合理、育人合力顯著的立德樹人工作格局;要認真做好《自評報告》中立德樹人情況“必答題”,總結學校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舉措及取得的成效,查找分析存在的問題并提出針對性改進措施,把立德樹人貫穿學校評建改工作“全鏈條”。

二是要正確理解審核評估。學校要深刻理解新一輪審核評估從名稱上就發生了變化,從“本科教學工作評估”變成了“本科教育教學評估”,評估的內涵和外延都發生了變化,從聚焦教學工作,轉向了聚焦教學基礎上的育人工作,更多地是從育人的高度來看教學,不僅包括本科教學,而且涵蓋黨的領導、思想政治工作、學生發展、資源保障等學校辦學各方面,是對學校本科教育教學工作的全面考核和整體評價。從這個意義上講,新一輪審核評估不僅僅是分管教學的校領導、教學或評估部門統籌執行層面的事,而應該是黨政領導班子要決策的大事,關系到學校“十四五”期間發展目標和辦學定位的重大選擇。

三是構建高校的質量文化。學校要全面對接"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的國際先進理念,從概念層面、機制層面、實施層面落到師生、院系、專業和課程,使這一先進理念成為整個評估工作的理念共識和行動自覺。“學生中心”強調以學生發展為本,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潛能、刻苦學習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核心要素,推動人才培養模式從“以教為中心”向“以學為中心”轉變。“產出導向”強調以學生學習效果為導向,注重評價學校提升人才培養的目標達成度、社會適應度以及學生和社會滿意度,避免單純根據顯性指標評價辦學水平。“持續改進”強調對人才培養全鏈條形成質量閉環管理,促進高校積極構建自覺、自省、自律、自查、自糾的質量保障機制和大學質量文化,及時發現問題、持續改進提升質量。

四是堅持實事求是。學校要用好自主選擇權,依據自身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選擇適宜的評估類型和指標體系,形成個性化評估方案,用自己尺子量自己;以“平常心、正常態”對待評估,評建改工作要以事實和數據為依據,做到不回避問題、不隱瞞事實、不弄虛作假、不夸大成績;樹立正確的評估價值取向,從發展的角度出發看待評估,以審核評估為契機,落實質量主體責任,與專家組、評估機構形成“質量共同體”,對本校人才培養狀況、培養質量全面深入地自我審視和不斷地自我改進,促進高校內涵發展、特色發展、創新發展。

是要處理好四種關系。學校要處理好審核評估與可持續發展的關系,不搞急功近利的短期行為;處理好硬件建設與軟件建設的關系,積極構建自覺、自省、自律、自查、自糾的高校質量文化;處理好自評工作與日常工作的關系,使高校的評建工作融于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質量保障體系與質量文化建設工作之中;處理好自評工作與整改工作的關系,保證評建改工作長鏈條開展、常態化推進。

 

高校如何為新一輪審核評估做準備?

答:首先不是技術層面的準備,而是戰略層面的準備。對于高校來說,第一件要面對的事就是選擇自己的歸類。如何選擇歸類,必須是學校黨政班子集體決定的結果,因為這涉及學校未來的發展和全面工作,非常關鍵。

新一輪審核評估不是對照各個類型的高校分別設計出了“兩類四種”評估方案,而是從適應高等教育多樣化發展的需求出發,為所有類型的高校設置了一套大方案,大方案里包含了“兩類四種”評估方案。

四種方案的指標里,排在第一位是“統一必選”,主要體現國家的辦學意志,是每所學校必須要達到的;第二位是“類型必選”,這是選擇某一類型的學校必須達到的;第三位是“特色可選”,表示即使身處同一類型還應各有特色;第四位是“首評限選”,強調的是對新建本科院校基礎建設的基本要求。這意味著方案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動態的、開放的。開放、動態的方案,賦予學校充分的選擇權。學??梢栽谶@個周期選擇作為這一種類型來接受評估,到了下一個周期,還可以選擇另一種類型。當然,一旦選擇了某種類型,就要按照相應的指標體系接受考核。“兩類四種”的基本設計思想,簡單說就是設置了4個分類歸屬,由學校來自主選擇哪一個分類歸屬更適合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