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指間,我院援贊比亞第22批醫療隊的4名醫療隊員離開祖國,離開故土,遠赴非洲執行援外醫療任務已經一周了。一周以來隊員們都做了些什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1月26日,長風破浪會有時 直掛云帆濟滄海
中國援贊比亞第22批醫療隊拜別雙親,告別親朋好友,辭別領導及同事,收拾好行裝,踏上遠去非洲的旅程,正式開啟援外醫療的征途!
11月27日,飛躍大洋跨兩洲,臥龍躍出三萬里
經過36小時,上萬公里的航程,醫療隊于當地時間11月27日15:00抵達贊比亞首都盧薩卡。中國駐贊比亞經商處、贊比亞中國商會、在贊各中資企業代表及華人代表前往機場迎接。中國駐贊比亞大使館經商處第一秘書倪大新護送隊員到達駐地,為醫療隊在非洲新冠肺炎疫情嚴峻的當下逆行前往的精神所感動,鼓勵隊員們服務非洲人民、增進中非友誼,保障在贊華人的健康。
醫療隊員們進行了入駐后的首次升國旗儀式。
12月1日~3日,關山初度塵未洗 策馬揚鞭再奮蹄
12月1日,醫療隊成立了在贊華人新冠肺炎防控專家組,我院隊員郭二濤被指定為專家組成員。
12月3日,醫療隊完成了與當地援助醫院的對接工作,其中我院韓宏亮、尹曉翔分配至UTH醫院(The University Teaching Hospital ),郭二濤、任春富分配至中國援建醫院(Levy Mwanawssa General Hospital)工作。
12月4~6日,先過生活關再打大勝仗——異國他鄉筑起“南泥灣”
贊比亞蔬菜品種少,只有土豆、茄子、南瓜“老三樣”,而且物價很貴。大家發揚起了“南泥灣精神”,一起在荒地上平整出菜地,種上了從祖國帶來的各種菜籽,期待開花結果后,大家共享豐收。
當地的設施老化、殘缺不全,經常停水停電,嚴重影響了日常生活。隊員們自力更生,不等不靠,進行了發電設備的維護及電力供應,保障了駐地的用電及安全。一起動手修理了洗衣機、電視機、路燈、門窗、桌椅等生活設施,除去院內雜草,使宿舍面貌煥然一新。
12月7~8日,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
隊員們熟悉、了解工作規范和流程,學習相關專業藥品名稱和使用方法,把握與患者溝通的流程、習俗和技巧,梳理今后在贊比亞的各項工作,理出工作思路,蓄勢待發,為圓滿完成援贊醫療任務做充分準備!
隊員日志
當地時間12月2日18:00 韓宏亮
來之前,母親一再囑托,那邊啥樣呀,離咱這多遠啊,那邊的肺炎厲害不?還有放心不下的妻子和兩個孩子。但是經過各種培訓,醫學英語、防疫防護知識的學習,心中克服了恐懼與擔心,下定決心,定能克服困難,圓滿完成任務。
當地時間12月4日14:00 尹曉翔
作為一名光榮的援贊醫療隊員,為了心中的詩和遠方,我們舉起中國醫療隊的旗幟,忘記身心疲憊,努力開拓進取,用一個團隊的力量,為贊比亞人民和當地華人華僑的健康帶去希望。
當地時間12月6日10:00 郭二濤
當地時間27日下午到達住地,大使館的領導接見了我們,并給我們準備了晚飯,心里深感溫暖。當我們分完寢室已經夜里十點多了。進住地后我們開始了隔離。這邊不像國內,經常停電,一天能停好多次,于是我們自己學習了發電。這邊的青菜不足,并且很貴,我們自己開荒種菜。任春富還當上了升旗手。由于上班較遠,需要隊里開車上班,這里的汽車是右舵,并且是靠左行使,我參加了司機培訓練習,并更換駕駛證。期間我們還進行了幾次遠程培訓學習。來這邊十多天了,總的感覺是累并快樂著!
當地時間12月7日11:00 任春富
于當地時間11月27日15時許抵達贊比亞盧薩卡國際機場。當地華人對醫療隊翹首以盼,我們立即投入工作,郭二濤、尹曉翔在駐地為中國駐贊比亞大使館人員及當地華人進行疾病診治及遠程會診,郭二濤還被指派為在贊華人新冠肺炎防控專家組(僅2人)成員之一。當地時間12月3日上午,韓宏亮、尹曉翔隨隊至UTH醫院(贊比亞大學附屬醫院,當地最大的醫院),郭二濤、任春富隨隊至中國援建醫院,現已完成工作對接,我們將隨時開始援助醫療工作。感謝院領導對我們在工作、生活及在國內家庭的關心,我們4人定不負國家重托、醫院的囑托,圓滿完成援外醫療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