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盼已久的五一假期到了,大家是不是已經做好了外出游玩的攻略?作為皮膚科醫生,發現近年假期期間因過敏性疾病來就診的游客越來越多了,大家先按捺住自己急切的心情,把防敏知識也放到出游的攻略里,才能保障自己和家人玩得盡興,游得安全。
為什么外出游玩要注意防敏
大家外出游玩時環境、飲食等均發生了改變,接觸致敏原的幾率大大增加了,而且生活作息也出現變化,對我們的免疫系統也帶來了一定刺激,因而增加了罹患上述疾病的幾率。比如急性蕁麻疹、接觸性皮炎、濕疹急性發作、光敏性皮炎等都是我們在假期經常遇到的疾患。
其中我們要特別重視的是有些過敏性皮膚病不僅會累及皮膚,還會引起全身性的改變,比如急性蕁麻疹,除了皮膚上出現風團外,伴有明顯瘙癢,還有可能伴有呼吸困難、腹痛、腹瀉等全身癥狀,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大家在發現皮膚上出現過敏癥狀后不能掉以輕心,需要盡快到醫院就診。
了解常見急性過敏性皮膚病
急性蕁麻疹
病因:常見病因有食物、藥物、感染、呼吸道吸入物及皮膚接觸物等。
表現:皮膚出現大小不等的風團,蒼白色或鮮紅色,形態不一,伴有明顯瘙癢,可在數小時內消退,但易反復發作,嚴重時可伴有呼吸困難、腹痛、腹瀉等全身癥狀,甚至危及生命。
接觸性皮炎
病因:皮膚或黏膜接觸某些外界物質后,在接觸部位發生的過敏反應。常見的接觸物包括動物性、植物性和化學性等。
表現:接觸部位出現邊界清楚的紅斑、丘疹、水皰,嚴重時可出現大皰、糜爛、滲出,伴有瘙癢或灼痛。
濕疹急性發作
病因:病因復雜,為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
表現:皮疹呈多樣性,如紅斑、丘疹、水皰、糜爛、滲出、結痂等,對稱分布,瘙癢劇烈,易反復發作,可在亞急性和慢性濕疹的基礎上突發加重。
大家外出游玩時環境、飲食等均發生了改變,接觸致敏原的幾率大大增加了,而且生活作息也出現變化,對我們的免疫系統也帶來了一定刺激,因而增加了罹患上述疾病的幾率。
另外還有一種疾病我們需要注意,目前正是春夏交際,紫外線逐漸增強,而我們外出時又經常把當地美食及應季食物放在自己的打卡項目中,您除了要關注這些食物好不好吃,一定要查一下它們是否存在光敏性,比如蔬菜類中灰菜、芹菜、菠菜、香菜、莧菜、薺菜、萵苣、蘿卜葉、馬齒莧、紅花草等;水果類無花果、檸檬、芒果、菠蘿、柑橘等;海鮮類如泥螺等都具有一定光敏性,如果大量進食后又外出日曬就會存在發生光敏性皮炎的可能。還有一些藥品也會導致光敏性皮炎。因而如果進食了光敏性食物或正在服用光敏性藥物,一定要做好防曬,最好避免在紫外線較強的時段外出。
做好預防措施
提前準備
提前查詢目的地過敏原分布,如當地當季的植物開花情況,過敏體質者建議錯峰出游或減少戶外活動,如仍需前往須提前備藥并標記好目的地附近的醫院及診所,以確保萬一出現嚴重過敏時能得到及時救治。
避開高峰
對花粉過敏的人群避開上午10點至下午4點花粉濃度高的時段,并戴好防護口罩、護目鏡。
飲食謹慎
避免生食、街邊小吃,不輕易嘗試陌生食物;戶外活動前避免進食大量光敏性食物。
衣物防護
如果您去的地方植物很多,建議穿長衣長褲,避免穿易吸附花粉、粉塵的毛絨衣物,回家后及時換洗衣物。
遠離危險區域
少去草叢、花叢密集處,不隨意觸碰不明植物;避免至潮濕、不能保障衛生及通風的旅店居住。
應急處理
接觸物過敏
請立即脫離致敏物,用清水沖洗,避免抓撓,瘙癢時可外用止癢、抗過敏類藥膏,嚴重時及時至醫院就診。
吸入物過敏
立即遠離過敏原,保持通風,口服抗過敏藥或使用吸入劑并及時至醫院就診。
*對于可能出現全身癥狀的過敏性疾病,如蕁麻疹,建議立即就近就醫,經正規醫師評估后用藥。
準備好了就出發吧,好好享受難得的假期,祝大家都有一個快樂、安全的五一小長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