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78歲的李爺爺在我院心血管內科一病區完成最后一次術后復查,順利康復出院。這位曾因胸痛、暈厥反復發作而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經過科室主任滕偉專家團隊創新實施的 "冠脈支架 + TAVR 一站式手術",成功跨越生死線,恢復身體健康,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尊嚴。
古稀之年遭遇 "心" 危機
李爺爺有高血壓病史20余年,近半年來反復出現活動后胸痛、暈厥等癥狀,在當地醫院行心臟彩超檢查提示主動脈瓣重度狹窄。輾轉多家醫院后,家屬慕名找到我院心血管內科一病區主任滕偉。經全面檢查發現,患者不僅存在主動脈瓣重度狹窄,還合并嚴重冠心病,左主干狹窄病變達85%,隨時可能誘發急性心梗或心源性猝死。
多學科協作制定 "雙心" 方案
面對這位高危患者,我院副院長宋志明組織MDT專家會診,來自心血管內科、心血管外科、醫學影像部、麻醉與圍術期醫學部等相關科室專家共同研討治療方案。專家認為,傳統手術方案需要分期進行冠脈搭橋和開胸換瓣手術,但考慮到患者高齡且合并多種基礎疾病,手術風險極高。經過反復論證,滕偉團隊創新性提出 "一站式雙介入治療" 方案:首先通過冠脈支架植入術開通狹窄血管,再同期實施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一次性解決冠心病和瓣膜病兩大難題。這種 "雙心同治" 模式在國內尚屬領先,需要團隊具備高超的介入技術和精準的術中配合。
180分鐘創造生命奇跡
經過充分的術前準備,李爺爺的手術在復合手術室緊張而有序地展開。宋志明現場進行指導,滕偉及副主任醫師馬光密切配合。團隊首先通過橈動脈路徑完成冠脈造影,精準植入支架開通左主干病變。隨后在全身麻醉下,經股動脈將 26mm的瓣膜系統送至主動脈瓣位,在血管造影(DSA )實時監測下完成精準釋放。術中經食道超聲顯示,人工瓣膜啟閉良好,跨瓣壓差從術前 105mmHg 降至 15mmHg,冠脈血流恢復 TIMI 3 級(即評估冠狀動脈血流情況的指標)。整個手術僅耗時3小時,患者術后6小時即可自主飲水,24小時下床活動。此次手術的成功開展,開創了我院高齡復雜心血管病治療的新標桿。
TAVR技術開啟 "心" 時代
主動脈瓣狹窄被稱為 "心臟癌癥",我國65歲以上人群發病率達2.8%。TAVR技術通過大腿根部3mm切口進行手術,尤其適合高危患者。我院自 2018 年開展 TAVR 手術以來,已成功完成各類復雜病例500余例。此次創新實施的 "一站式雙介入" 手術,更是將冠心病治療與瓣膜置換完美結合,使患者避免二次手術風險。
專家提醒:胸痛暈厥莫忽視
滕偉特別提醒:"主動脈瓣狹窄早期癥狀不明顯,很多患者直到出現胸痛、暈厥才來就診,此時往往已發展到重度階段。" 建議60歲以上人群每年進行心臟超聲篩查,發現瓣膜病變及時干預。對于合并冠心病的患者,我院已建立完善的 MDT診療模式,可為患者提供個性化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