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河南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官方網(wǎng)站!
關注罕見病:揭秘重癥肌無力的神秘面紗
作者:河南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來源:河南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發(fā)布時間:2025-03-03 10:07:06瀏覽:765

當“疲憊”成為紅色警報

30歲的程序員小張最近陷入奇怪困境:晨起時眼皮勉強能撐開,一到下午就像掛了鉛塊;看電腦視線模糊;拿手機像舉啞鈴。原以為只是加班后遺癥,直到喝水頻繁嗆咳,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經(jīng)我院專家診斷,這種"特殊疲憊"竟是罕見病——重癥肌無力。經(jīng)過規(guī)范化治療,小張終于找回了"輕松人生"。

 

科普小知識

國際罕見病日

每年2月的最后一天

今年2月28日是第18個國際罕見病日。今年的主題是“More than you can imagine”,中文主題為“不止罕見”。全球目前已知的罕見病超過7000種,全球罕見病患者已超過3億,其中我國有近2000萬患者與罕見病作斗爭。正是因為它們的稀有罕見、種類繁多、散落在各個疾病系統(tǒng)且臨床表現(xiàn)復雜多樣,導致罕見病診斷難、治療難,藥物可及性程度低。重癥肌無力在2018年被正式納入中國的《第一批罕見病目錄》‌。

 

01揭秘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斷聯(lián)危機

重癥肌無力并非普通疲勞,而是神經(jīng)-肌肉接頭信號傳遞故障。如果把神經(jīng)信號比作Wi-Fi,肌肉是接收設備,那么患者的免疫系統(tǒng)就像"黑客",錯誤攻擊了信號接收器(乙酰膽堿受體),導致"指令傳輸失敗"。

 

形象實驗室

  • 健康狀態(tài):神經(jīng)信號→完美傳輸→肌肉精準響應。

  • 患病狀態(tài):信號被攔截→肌肉接收延遲→出現(xiàn)"力不從心"。

 

 

02識別身體的"異常信號"

這種疾病堪稱"偽裝大師",早期常被誤認為“亞健康”,可通過三大特征辨別:

1.晨輕暮重:癥狀如潮汐波動,晨起緩解,黃昏加重。

2.四肢無力:活動后惡化,休息后緩解,但再次活動復發(fā)。

3.選擇性侵襲
?? 眼部首發(fā):眼皮下垂(醫(yī)學稱"上瞼下垂")、視物成雙、眼球轉動困難。
? 吞咽危機:吃飯像馬拉松,喝水易嗆咳。
? 呼吸警報:最危險的"肌無力危象",如同被無形大手扼住喉嚨。

 

03預防的"生命防護密碼"

1.基因篩查:家族有自身免疫病史者,建議檢測AChR抗體。

2.胸腺監(jiān)察:每年1次胸部CT,早發(fā)現(xiàn)15%的胸腺瘤關聯(lián)病例。

3.運動處方:推薦太極拳、八段錦等溫和運動,避免籃球等高對抗項目。

 

趣味實驗:嘗試用吸管吹動紙風車——若感覺異常費力,可能是呼吸肌無力的早期信號!

 

特別提醒

當您曾經(jīng)確診過“重癥肌無力”,且再次出現(xiàn)呼吸費力、說話斷斷續(xù)續(xù)時,立即采取:
1.撥打急救電話時明確說明曾患"重癥肌無力"。
2.半坐位保持呼吸道通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