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河南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官方網站!
“出軌”的膝關節,拿什么來拯救你~
作者:河南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來源:河南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發布時間:2024-11-11 08:57:25瀏覽:1850

今年19歲的小羅,1年前不慎摔傷導致右髕骨脫位,未進行系統診治,1年來小羅屈膝時髕骨向外側脫出,膝關節伸直時髕骨復位,因髕骨習慣性脫位小羅總感覺右下肢乏力。近日到我院創傷顯微骨科就診,副主任醫師劉愛國結合患者年齡、體征及輔助檢查,為最大限度保留患者膝關節功能,經過術前會診后決定行“膝外側松解術+膝內側關節囊縮緊筋膜成形術+內側髕股韌帶重建術”手術治療,術后1天患者膝關節屈曲與伸直時均不脫位,現已康復出院。

膝關節疼痛是日常常見的病痛,它的出現往往給患者的行動帶來極大的不便。造成關節疼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膝關節作為人體最大且構造最復雜的關節,損傷也較多見。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膝關節最常見的損傷之一:髕骨半脫位。

什么是髕骨半脫位?

髕骨即膝蓋骨,位于膝關節前方,在正常情況下應該在股骨的滑車內平滑滑動。髕骨半脫位,是指膝關節內的髕骨(膝蓋骨)部分移出其正常的位置,但尚未完全脫位。髕骨在半脫位的狀態下,髕骨偏離其正常“軌道”,導致關節功能受限,并可能引發疼痛和不適。

髕骨半脫位的原因是什么?

髕骨半脫位的原因通常與以下因素相關:

1.結構性因素:個體的骨骼結構異常,如關節囊松弛、高位髕骨、膝關節外翻(X型腿等)。

2.運動外傷:在劇烈運動或突然改變方向時,膝關節受到外力沖擊或扭曲,往往會讓髕骨偏離它的“軌道”,導致髕骨半脫位。

3.過度使用:運動過度或不當的訓練方式會造成膝關節過度勞累,從而導致髕骨不穩定。

4.韌帶損傷:膝關節周圍韌帶的拉傷或撕裂,會影響關節的穩定性,增加髕骨半脫位風險。

髕骨半脫位有哪些癥狀?

1.移位的髕骨可能會壓迫周圍軟組織或神經,導致疼痛、腫脹和運動限制。

2.關節功能障礙:膝關節的穩定性降低,可能導致走路、跑步、爬樓梯等日常活動困難;膝關節伸直后髕骨自行復位,復位時可聽到“咔嗒”聲(膝關節彈響)。

3.組織損傷:長期的半脫位可能導致軟骨磨損、韌帶損傷或肌腱病變,產生更多關節問題的風險。

4.膝關節退行性病變:未接受有效治療的髕骨半脫位可能導致關節的慢性疼痛和退行性變,影響生活質量。

髕骨半脫位怎么治療?

髕骨半脫位的治療視情況而定,常見的治療方法包括:

非手術治療:

1.休息、冰敷、抬高患肢以減輕疼痛和腫脹,恢復膝關節功能。

2.物理治療:通過專門的運動和拉伸,增強關節周圍肌肉的力量與穩定性。

3.使用支具:可以考慮戴上有支撐功能的護膝,這樣可以讓癥狀得到緩解。護具用于急性患者,或在參加某項運動或活動較多時使用。

手術治療:

當保守治療持續半年以上無效時,就應該考慮手術治療,尤其是患者存在明顯的疼痛或復發性脫位。通過膝關節內窺鏡,外科醫生可以評估膝關節是否存在器質性損傷、修復或重建膝關節的穩定結構。

髕骨半脫位的預防

為了降低髕骨半脫位的風險,可以采取以下預防措施:

1.加強肌肉力量:通過鍛煉大腿肌肉,尤其是股四頭肌和腘繩肌,增強膝關節的支撐能力。

2.保持適當體重:控制體重可以減少對膝關節的負擔,降低受傷風險。

3.學習正確的運動技巧:在參與各種體育活動前進行充分的熱身,特別是涉及膝關節的運動,學習并遵循正確的動作和技術,避免突然用力導致受傷,減少膝蓋受傷的可能性。

4.使用護膝:參加激烈活動時,可考慮佩戴護膝,以提供額外的支持和保護。

溫馨提醒

對于脫位發作頻繁的患者,由于軟骨損傷不可逆,反復脫位會加速髕骨關節的軟骨磨損,造成關節炎的發生時間會大大提前,建議及早就醫,以免影響關節功能及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