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河南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官方網站!
當乳腺癌患者遇見骨質疏松,有理說得清~
作者:張啟元 金汕珊 趙愛國 苗章來源:乳腺甲狀腺外科一病區發布時間:2023-10-20 18:12:24瀏覽:4085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也是全球范圍內導致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據統計,僅在中國,2022年大約有34.1萬的乳腺癌新發病例,仍呈快速上升趨勢。在乳腺癌治療中,降低雌激素水平,對減少腫瘤體積、預防腫瘤病灶復發具有積極作用。但乳腺癌患者內分泌治療會受到不同因素的影響,引發骨代謝障礙癥狀,從而影響骨強度,增加骨折發生率。

  隨著網絡信息的傳播,越來越多的乳腺癌患者通過各類媒介了解到“骨質疏松”的概念,因偶有的身體不適懷疑自己是不是“骨質疏松”了?繼而詢問醫生該吃什么藥、需不需要特殊治療……其實,有保護自己“骨頭”的意識是好的,但是要去正規醫院咨詢專業意見,千萬不能自己當“醫生”!

什么是骨質疏松?

  骨質疏松是一種以骨量低下和骨組織微結構損壞為特征,導致骨脆性增加和易發生骨折的代謝新性骨病,可發生于不同性別及年齡的人群中,但多見于絕經后女性和老年男性。簡單來說就是我們的骨頭“脆了”“容易斷了”。尤其在絕經后女性隨著雌激素水平的降低,骨質疏松的發生風險逐年增加。 

  研究表明,雌激素水平下降會增加骨折發生率,故其是誘發骨折高風險因素。

乳腺癌患者為什么可能發生骨質疏松?

  骨和乳腺均對雌激素有高度敏感性,乳腺癌患者接受內分泌治療后,雌激素明顯下降,多會引起繼發性骨質疏松,骨質疏松的形成主要是破骨細胞吸收作用大于成骨細胞的骨形成作用,既抑制成骨細胞的形成,增強破骨細胞的活性,使成骨細胞不能及時填補破骨細胞形成的骨吸收陷窩,從而形成乳腺癌內分泌相關骨質疏松。

  乳腺癌的內分泌治療方案,如卵巢功能抑制法、卵巢切除術以及芳香化酶抑制劑 (Aromatase Inhibitors,AI)都能降低患者的雌激素水平,從而加速骨質流失,造成絕經后乳腺癌患者發生骨質疏松的概率增高。

如何發現“自己”骨質疏松?

  大多數老年患者在走路、上樓梯等日常運動中感到“雙腿無力、腰背部疼痛”等不適時,會認為自己“骨質疏松”了,然后開始搜索“自己要不要吃藥”、“是不是病情嚴重”等問題。醫學是一個嚴謹的學科,診斷骨質疏松需要專業檢查手段去確診,不僅僅是一句“醫生我腿疼、腰痛”,醫生會詳細詢問患者基本情況,結合影像學技術,然后進行后續診療行為。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才是保護身體健康的最有效措施。

乳腺癌患者出現骨質疏松癥狀后該“何去何從”?

  1.保持冷靜理智,安全到正規醫院就診。不要盲目跟風網絡上的“治療神藥”,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才是最安全最有效的途徑。

  2.用藥開始前及用藥期間應常規進行骨密度監測,推薦每6個月進行1次,最長間隔不超過1年。

  骨密度相關T評分(T-score):<-2.5為骨質疏松,應開始進行干預治療;-1.5~-1.0為骨量減低,給予維生素D和鈣片治療,并考慮進行干預治療;>-1.0為骨量正常。

乳腺癌患者預防骨質疏松的措施

  所有確診乳腺癌的絕經后女性的治療都應該遵守一般人群的骨質疏松篩選、預防和治療指南,應補充足量的鈣(800~1200mg/d)和維生素D(400~600U/d)。除增加飲食鈣含量外,尚可補充碳酸鈣、葡萄糖酸鈣、枸櫞酸鈣等鈣劑,建議患者進行一定強度的負重運動,糾正不良生活習慣和行為偏差。有研究顯示,補充足量的鈣和維生素D及規律鍛煉可以明顯減少絕經后女性的骨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