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河南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官方網站!
病例播報
作者:網站管理員來源:河南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發布時間:2020-07-02 22:41:30瀏覽:3558

心血管內科三病區介入團隊成功救治一名三度房室傳導阻滯并發急性心梗患者

  患者,崔先生,78歲,6月27日,因渾身乏力四天,意識模糊兩小時,心率低下(27次/分),從當地衛生院120急轉診至我院,患者到達急診科后,心率僅為17次/分,急查心肌酶升高,提示非ST心肌梗塞,病情危重,命懸一線,急診科醫生速與心血管內科三病區主任唐啟衛聯系。唐啟衛緊急為患者開通綠色通道,急送至介入室。在麻醉與圍術期醫學科、介入室、重癥監護室的密切配合與支持下,介入團隊為患者順利植入臨時起搏器,將心率維持在60次/分,同時行冠脈造影術,結果顯示左室后支狹窄95%,后降支狹窄85%,與家屬商議后各植入支架一枚,術后患者生命體征平穩。

(心血管內科三病區 田冰)

 

腫瘤科等多學科聯合使一乳腺癌合并縱隔肉瘤呼吸困難患者得到有效診治

  患者,中年女性,乳腺癌晚期,因呼吸困難一周多入住我院呼吸內科一病區,入院時端坐呼吸,已無法進行正常檢查,隨時都有生命危險。呼吸內科一病區主任秦文靖考慮是腫瘤引起的氣道梗阻,立即在麻醉與圍術期醫學科協助下行全麻支氣管鏡檢查,術中見左主支氣管外壓性重度狹窄,右主支氣管也被新生物堵塞,于是馬上鉗夾、反復消融,右主支氣管恢復通氣,呼吸困難出現好轉,同時明確病理診斷為纖維肉瘤。

  為更有效地解除呼吸困難,治療基礎疾病,呼吸內科一病區特邀請腫瘤科主任段永建會診。因采取常規方法周期長,起效慢,患者不可等待,生命不能有失。段永建帶領樊永麗等醫生團隊在和患者家屬反復充分溝通后,予縱隔肉瘤采取大分割、非常規的放療計劃來贏得寶貴的治療時間,5次放療完成后患者胸悶癥狀明顯減輕,可平躺入睡,隨后及時調整放療計劃,如今患者呼吸困難癥狀明顯緩解,已可下床活動。

(腫瘤科三病區)

 

腫瘤科一病區成功救治一例肝淋巴瘤患者

  患者,張先生,45歲,6個月前飲酒后出現右上腹部疼痛,當時未在意。后因持續疼痛到當地衛生院檢查未見明顯異常,轉至當地上級醫院檢查仍未見明顯異常。為進一步治療來到我院,門診以“腹痛查因”轉入腫瘤科一病區。入院后,醫師張真真詳細詢問病史,完善體格檢查,給予患者止痛、退熱、補液等對癥支持治療的同時及時安排相關化驗及腹部彩超、CT、MRI等相關檢查,科室主任王志偉查看患者及相關檢查結果后,考慮肝淋巴瘤,后給予肝占位區穿刺,取病理示:肝大B淋巴瘤。確診后給予患者化療,兩周期后復查,腫塊明顯縮小,腹痛明顯緩解。但是幾個月后又出現右上腹部肝區持續性疼痛,且伴發熱,有時最高體溫可達39-40℃。腫瘤科主任段永建查看患者及其相關資料后,考慮患者的發熱是因淋巴瘤的B癥狀引起的,給予患者肝惡性腫瘤及淋巴結引流區放療,放療兩次后,患者腹部疼痛、發熱癥狀均得到完全控制,恢復良好,患者及家屬十分感激,連連稱贊。

(腫瘤科一病區)

 

口腔科成功為一張口受限患者施行綜合性治療

  患者,林女士,68歲,曾因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征伴張口受限、疼痛就診于當地醫院,被告知無有效治療方法后,經社區醫院推薦慕名來我院就診。口腔科醫師盧洋通過仔細詢問病史、臨床檢查及影像學檢查后,明確病因為偏側咀嚼導致的顳下頜關節盤不可復性移位。對患者受累肌群進行局部按摩,施以手法復位后,患者張口受限及疼痛有明顯緩解。詳細告知患者注意事項及鍛煉方法,給予相應藥物治療。十天后復診,患者自訴已恢復至正常。經檢查張口受限及疼痛癥狀基本消失,開口度可。對患者給予相應指導,告知飲食及相關注意事項,囑定期復查。患者表示非常滿意。

(口腔科 盧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