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歲的郭大爺“中風”一年多了,急性期剛剛從縣醫院出院的時候癱瘓側胳膊還能抬起來,也能拄拐短距離行走,因為癱瘓不是很嚴重,生活可以部分自理,所以沒有進行正規的康復治療,近期胳膊越來越僵硬,走路也越來越困難了,于是家人將郭大爺送到我院康復醫學科就診。康復醫學科主任張風林給郭大爺進行了詳細的病情評估,發現郭大爺屬于輕度癱瘓,但由于沒有得到正規的康復指導,長期用錯誤的方式使用患肢,導致了“誤用綜合征”。
“誤用綜合征”是腦卒中后的一種并發癥,指不正確的治療所造成的人為的癥候群。常見韌帶、肌鍵、肌肉等損傷,骨關節變形,痙攣狀態加重,甚至攣縮畸形,強肌和弱肌不平衡的加劇,痙攣步態的習慣化等。常在沒有進行康復治療或康復治療不當的情況下發生,會給患者的康復造成不良后果,嚴重的可致終身殘疾。
腦卒中就是大家所說的“中風”,包括腦梗死、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雖然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腦卒中后康復的重要性,但對于什么情況下去康復、什么時候去康復仍然是一知半解,甚至不知道該怎么做。今天,讓我們跟隨張風林一起來了解一下。
是不是所有的腦卒中患者都需要康復治療?
張風林介紹,腦卒中最常見的功能障礙包括肢體癱瘓、吞咽障礙、言語障礙、認知障礙等,很多人都認為,如果功能障礙程度比較輕,就不需要正規康復,只有嚴重的功能障礙才需要康復治療。其實不然,需不需要康復治療要正規醫院的康復治療師或康復醫師評估之后才能確定,康復評定、康復治療、康復預后等一體化的治療小組會給出專業的意見。
發生“誤用綜合征”該怎么辦?
應及時到正規醫院的康復醫學科診治,通過專業的運動療法及其他輔助療法可以使患者的癥狀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而且越早糾正療效越好,花費的時間與金錢也越少,反之療效差,花費也大。
如何避免“誤用綜合征”的發生?
對于“誤用綜合征”,張風林說,其實大部分情況下是可以避免的,首先在腦卒中急性期、恢復期進行正規、序貫的康復治療,出院后得到正確的康復治療指導,在家或社區進行正確的康復訓練并定期到醫院康復醫學科復診,可有效減少甚至避免“誤用綜合征”的發生。
至于康復治療開始的具體時間,總體的原則是盡早開始,但也要根據患者的情況區別對待。一般認為對于普通中風,只要病情穩定,應在藥物治療的同時開始康復治療;對于重癥中風,應在患者生命體征平穩,病情不再進展48小時后即開始康復治療;對于昏迷時間長,短時間內不能清醒的患者,也要注意患者的肢位、體位擺放,及肢體、關節的被動活動,以防止后期出現廢用性萎縮及關節的疼痛攣縮。
張風林提醒大家,對于腦卒中患者,時間就是健康。希望廣大腦卒中患者和家屬,珍惜寶貴的康復時機,抓緊時間進行康復治療,使患者的殘存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復,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本期專家
張風林
副主任醫師 碩士生導師
開封市康復醫學學科帶頭人,河南省醫學會物理醫學與康復分會副主任委員,開封市康復醫學會會長,擅長神經系統疾病損傷后的康復治療,及骨折、關節置換、頸肩腰腿痛、運動損傷的后期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