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引領全球能源合作新潮流

2025-9-5 10:45 來源: 中國能源網 |作者: 盧奇秀

9月1日,習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組織+”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提出全球治理倡議,強調奉行主權平等、遵守國際法治、踐行多邊主義、倡導以人為本、注重行動導向,同各國一道,推動構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體系,攜手邁向人類命運共同體。

全球治理倡議是繼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后,中國提出的又一重大全球性倡議,是新時代中國向世界貢獻的又一重要公共產品,再次為動蕩不安的世界注入穩定性和確定性,彰顯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擔當作為。

能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合作是各國繁榮振興的關鍵議題。當今世界,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大行其道,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逆勢回潮,和平與安全、發展與增長、團結與互信面臨新的威脅和挑戰,世界能源發展格局進入深度調整期。中國作為負責任的發展中大國,在持續推進自身能源轉型的同時,積極做全球能源轉型的推動者、貢獻者,堅持共商共建共享,與各國共謀全球能源可持續發展,為推動建立公平公正、均衡普惠的全球能源治理體系持續貢獻力量。

搭建平臺,提升能源合作規模質量

習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組織+”會議上宣布成立中國—上海合作組織能源、綠色產業、數字經濟三大合作平臺,并宣布將在未來5年同上海合作組織其他國家一道實施新增“千萬千瓦光伏”和“千萬千瓦風電”項目。

以中國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積極分享先進能源科技和超大規模市場,不斷拓展國際合作新空間。截至2024年底,中國可再生能源累計裝機容量為18.89億千瓦,占中國發電總裝機的56.4%,約占全球可再生能源總裝機容量的41%。過去10年,中國風電、光伏裝機規模增長近12倍,風電、光伏累計裝機規模分別連續15年、10年穩居世界首位,全球風電和光伏發電項目平均度電成本分別累計下降超過了60%和80%,中國穩定、高質的產業鏈供應是這一成就實現的根本保證。2024年,中國能源轉型投資額達8180億美元,占全球39%,是在該領域投資最多的國家,占全球增量的2/3。我國出口的風電光伏產品,“十四五”期間累計為其他國家減少碳排放約41億噸,為全球低碳轉型作出重大貢獻。

統計顯示,自2024年7月中國接任上合組織輪值主席國以來,中國企業在上合組織國家新簽、開工、投產電力及可再生能源領域項目超160個,油氣及煤炭領域項目超60個,項目金額大、涉及種類多,為促進有關國家發展能源產業提供了有力支撐。

“上合組織大多數是發展中國家,未來發展任務很重,保障能源安全是加強務實合作的重要內容?!眹夷茉淳志珠L王宏志表示,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球領先,上海合作組織國家對發展風電、光伏需求巨大,實施“千萬千瓦光伏”和“千萬千瓦風電”項目合作、發展綠色能源產業是兩全其美、相互成就的重大利好。要用好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平臺機制,積極邀請上合組織國家參與共建,通過貿易往來、項目投資、技術交流等方式,加強煤炭、油氣、新能源、儲能等領域經貿合作,保持能源貿易投資穩步發展勢頭,持續提升能源合作規模和質量。

據悉,中國—上海合作組織能源合作平臺下設中國—上海合作組織能源合作中心,依托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進行實體化建設。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院長李昇認為,根據當前中方與上合組織國家項目合作情況與潛力分析,到2030年實現新增“千萬千瓦光伏”和“千萬千瓦風電”目標具有較高可行性。中國倡議向世界傳遞出上合組織將加快推動能源轉型、實現可再生能源加速發展的強烈信號。

攜手同行,積極凝聚綠色發展共識

“上合組織大家庭”許多成員也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參與國,從上合組織到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從“上海精神”到“絲路精神”,中國全球治理觀指引方向、彰顯擔當、廣受支持。在能源合作領域,一大批標志性和惠民生的項目落地生根,有效解決了所在國用電難、用電貴等問題,為所在國提供了清潔、安全、可靠的能源供應方案。

喜馬拉雅山脈南麓塔馬克西河上的上塔馬克西水電站,被譽為“尼泊爾國家榮耀工程”。項目由中國電建承建,總裝機456兆瓦,年發電量達17.27億千瓦時,顯著提升了當地電力自給率,緩解了能源緊張。

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納城郊的阿克莫拉州項目集群,41臺風電機組每年為當地輸送超8億度清潔電能,點亮數十萬戶家庭的綠色未來。運達能源是主要建設方,運營期間項目可利用率高達99.78%,是中哈綠色合作領域的典范。

康翁波光伏電站是埃及單體規模最大光伏項目,由中國能建總承包建設,項目總裝機500兆瓦,每年可為25.6萬戶埃及家庭提供清潔電力,助力埃及實現“2030愿景”的綠色發展目標。

塔吉克斯坦總統拉赫蒙表示,在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兩國共同實施了大量基礎設施、能源和工業項目。不僅改善了塔吉克斯坦國內交通和電力供給狀況,也有力促進了塔吉克斯坦產業融入區域與國際網絡。塔方愿在經貿、綠色經濟、數字經濟、基礎設施建設等廣泛領域同中方加強合作,歡迎中國企業赴塔投資興業。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表示,愿同中方密切高層交往,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提升貿易投資水平,加強基礎設施、新能源、農食、醫療等領域合作。

埃及總理馬德布利表示,埃方愿以明年兩國建交70周年為契機,密切高層交往,擴大貿易和投資規模,深化新能源、電動汽車、金融、海水淡化等領域合作,推動兩國關系得到更大發展。

…………

截至目前,中國已經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綠色能源項目合作,綠色低碳能源已成為中國在共建國家能源合作重點。上合組織天津峰會進一步深化上合組織成員國在可再生能源發展、標準技術協同等領域的合作,促進區域經濟和社會文化的全面發展,是中國參與全球能源治理的又一積極實踐。

“一方面,上合組織國家可再生能源資源十分豐富,像中亞、南亞地區的風能資源表現突出,中亞沙漠帶、南亞干旱區的太陽能資源優勢顯著,俄羅斯、印度、巴基斯坦等國的水能資源開發潛力巨大;另一方面,近年來上合組織國家能源轉型步伐不斷加快,各國都在積極出臺可再生能源發展戰略,設立減排目標。中國可再生能源技術成果全球領先,且項目工程建設能力強、產業鏈制造鏈完備,能夠與上合組織國家形成能源資源、產業技術、市場空間等方面的多元互補,實現互利共贏并促進區域可再生能源產業協同發展?!崩顣N說。

命運與共,構建全球能源治理體系

近年來,國際形勢趨于復雜,各種形式的綠色壁壘增多,維護全球能源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和開放條件下的能源安全困難增大。面對新情況新變化,中國同世界各國共同完善清潔能源產業鏈供應鏈,共享知識和經驗,攜手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為全球能源可持續發展和共建清潔美麗世界作出了不懈努力。

上合組織天津峰會期間,《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關于能源可持續發展的聲明》發布,重申致力于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目標,即確保人人獲得可負擔、可靠、可持續的現代能源。為實現能源可持續發展,成員國呼吁進一步擴大以下方面的合作:一是促進務實合作。按照互利條件提出并實施能源領域聯合項目,包括新建能源基礎設施及升級現有能源基礎設施的項目。根據各方優先發展方向促進投資合作。二是推動科技創新合作。開發和運用先進能源技術,吸引上合組織成員國科研機構開展研究。具體合作內容包括能源資源的勘探、開發、利用和維護,能源資源貿易,項目投資、建設和運營,設備供應,技術交流和能力建設。三是開展能力建設。加強專業人才培養的合作,為交流能源領域的經驗、知識、最佳實踐和科技成就創造有利條件。

國際輿論普遍認為,上合組織地區高效的能源合作將有助于解決全球能源議程框架下的問題,推動形成公平和可持續的能源發展模式。

推動全球能源可持續發展,中國做行動派、當實干家,在多邊合作中主動作為,打造高水平全球能源治理平臺。

近年來,中國持續擦亮“一帶一路”能源合作金色名片,與“一帶一路”能源合作伙伴關系國家,共同制定更具雄心的綠色能源發展目標,加強能源發展規劃和政策的交流協作,提升綠色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切實提升發展中國家在全球能源治理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打造更加務實的區域能源合作平臺,推動中國—東盟、中國—阿盟、中國—非盟、中國—中東歐、中國—中亞和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可持續能源中心等6大區域能源合作平臺落地見效。

深度參與能源國際組織和多邊平臺建設,聚焦能源安全、能源轉型、能源可及和能源可持續發展議題,充分證明不同國家之間完全可以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互利共贏,為完善全球治理作出表率。

…………

大道不孤,眾行致遠。從深度參與國際能源治理,推動建立公平公正、均衡普惠的全球能源治理體系,可以感知中國踐行全球治理倡議的決心和能力。展望未來,中國將繼續與國際社會一道,共商能源合作大計,共同提升全球能源可及性和氣候變化應對能力,共建清潔美麗家園,共享全球可持續發展未來。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