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試點碳市向全國碳市過渡時期,部分重點排放單位可能會富余試點碳市排放配額(以下簡稱“地方配額”),相似的,一些參與碳交易的非履約機構和個人也可能持有地方配額。由于各試點碳市之間、全國碳市與試點碳市之間
MRV規則、配額分配方法等存在差異,使得各地方配額之間、地方配額與國家碳市配額(以下簡稱“國家配額”)之間同質化困難重重,不具有直接可交易性?! ?/div>
針對存續的地方配額,建議仍允許其在全國碳市中使用和交易,并以具有國家公信力的
ccer為橋梁嘗試地方配額之間、地方配額與國家配額之間的轉換。另一方面,可以嘗試在全國碳市建設框架下將試點碳市轉變為地方
碳市場,使地方配額仍可以在地方碳市上進行交易和履約,逐漸化解地方配額使用和同質
問題。在全國碳市建設一定時期內建立地方碳市場,既保障了試點碳交易
政策的延續性,也可以防止試點碳市直接轉變為全國碳市過程中重點排放單位碳資產流失、碳交易成本增加、排放泄露和產品競爭力下降等問題集中爆發,影響全國碳市建設進程。
二是地方MRV體系
試點地區碳交易主管部門應結合試點經驗,就MRV技術規范中排放因子的選擇、相關參數的確定提出建議,使得全國MRV技術規范在地方層面上更具可操作性、適應性和科學性。另一方面,在全國統一部署下,試點地區碳交易主管部門應率先采用全國MRV技術規范開展
碳排放核算、報告和核查,既可為進一步完善全國MRV技術規范提供借鑒,又可為確定地方配額總量、納入重點企業基準線以及配額分配做充分的準備。試點地區應借助試點培育一批專業機構和專業人才,積極培養全國碳市的
核查機構和
核查員,并積極探索碳核查的市場化和產業化途徑,加強對核查市場、核查機構和核查人員的規范和監督。
三是地方登記簿
試點碳市登記簿系統除繼續服務于地方碳市外,還應按照國家登記簿系統的相關技術規范和標準進行升級,為一個甚至多個省市碳交易主管部門管理國家配額起到支撐作用。同時,地方登記簿系統還可以進一步拓展功能,增加輔助系統,使其具有
碳資產管理和市場監測功能,如進行碳價分析、風險評估和預警、碳信息披露等,為省級碳交易主管部門和重點排放單位碳資產管理決策和碳市場風險防控提供支撐。
四是地方交易平臺
全國碳市的建立為交易平臺的發展提供了良機,地方交易平臺可以借助參與試點的優勢,利用爭創“全國碳交易中心”的契機,做強、做大、做成一個靈活開放的交易平臺,地方交易平臺可以嘗試構建交易平臺聯盟,探索開發具有良好市場預期的碳交易品種,探索靈活多樣的交易方式,探索碳資產管理的新模式,嘗試構建碳信息披露和服務機制,積極參與
碳金融產品開發。在全國碳市建設中,地方交易平臺應以服務求生存,以創新求發展,相信地方交易平臺將會成為全國碳市建設的重要推手。
五是碳市場評估
試點碳市應加快研發碳市
減排潛力、減排成本和碳交易對宏觀經濟影響的評估方法;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探索全國碳市評估方法,以減少全國碳市機制設計和運行管理中的不確定性,提高全國碳市政策目標的科學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六是低碳產品標識
開展碳交易試點使得試點地區涌現了一批
碳減排先進企業,其產品生產的碳排放也已經達到行業先進水平,具有低碳產品的特征。為了推動全國碳市建設,減弱試點碳市融入全國碳市時對試點控排企業的影響,激勵企業參與碳交易,試點應探索建立和推廣低碳產品標識體系,既可以提高控排企業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獎勵企業先期減排行動,也可以提高公眾對碳市的認同感和低碳意識。
試點碳市在融入全國碳市時,試點地區可能比非試點地區面臨更多的挑戰,但試點地區“先試先行”為其低碳發展開辟了新空間、探索了新途徑。另外,全國碳市的政策預期對深化碳交易試點和推動全國碳市建設影響十分巨大。國家碳交易主管部門應堅持問題導向、堅持創新思維,在深入總結試點的經驗教訓的基礎上,針對全國碳市建設的重大需求盡快制定和頒布全國以及地方總量目標、納入重點企業門檻、配額分配方法、執法權利等核心要素管理辦法細則和技術規范,使試點地區可以此為參照,在政策上和技術上及時調整試點碳市機制,減小試點碳市融入全國碳市的阻力。
By 張昕 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碳市場部副主任、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