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萬得通訊社報道,3月7日,新任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就“全面加強環境保護”的相關
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陳吉寧在會上表示,中國在未來的幾年環保投資需求非常大,大概8-10萬億元水平,而且這個投資沒有重復建設,長期受益,是一個好的拉動經濟增長的動力。
陳吉寧透露,今年大氣污染治理將主要抓好四個方面的工作:一是修訂大氣污染防治法;二是全面實施“大氣十條”;三是加大科學治霾和系統治霾的水平;四是加大信息公開。
在回應“有沒有信心驅散霧霾”時,陳吉寧表示,要實現大氣污染質量的明顯好轉,不能靠老天,必須把污染物排放量從現在的千萬噸水平降到萬噸級水平。這是可以做到的,但是難度確實很大,需要付出額外的努力。
陳吉寧表示,不允許戴著紅頂賺黑錢,他向媒體許諾:環保部下屬8個環評機構今年全部從環保部脫離。環評報告審批全部向社會公開。
陳吉寧指出,好的環保法律不能成為紙老虎,要有鋼牙利齒。針對企業,陳吉寧稱守法不是高要求,是底線,將強化刑事追究力度。環保部將于今年環境日開通微信舉報平臺。民眾可以通過隨手拍的方式,將污染問題直達環保部官方微信。
陳吉寧認為,PX是非常重要的工業技術產業,垃圾焚燒等設施是重要的城市基礎設施,支持這些設施的建設,但是要依法建設。要支持技術先進、環保措施到位,選址符合要求的項目建設。
陳吉寧表示,
北京、天津、上海大氣污染源機動車大概占24%左右,餐飲、汽修、裝修涂料等活動所占比重大概在10%左右。
陳吉寧指出,目前國際社會都在關心今年下半年的巴黎大會,期待發達國家要進一步展現領導力,切實落實公約下率先
減排和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的義務,不斷提高行動力度,幫助發展中國家提高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提振國際社會攜手應對氣候變化的信心和雄心。
陳吉寧表示,我們的環境形勢仍然十分嚴峻,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環境質量差。霧霾的問題、水體富營養化的問題、地下水污染的問題、城市黑臭水體的問題等等。二是生態損失比較嚴重,特別是水體的生態損失。三是由于產業布局不合理,大量的重
化工企業沿河、沿湖、沿江的布局仍然帶來比較高的環境風險。環境問題已經成為我們實現全面小康的瓶頸問題。
陳吉寧表示,目前環保部正在起草土壤污染防治法,制定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解決土壤污染問題,當前重點要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第一,要建立相應的法律制度和標準體系。第二,加強工礦企業的環境監管。第三,對污染的土地實行分級分類管理,做好污染的管控,避免這些污染擴散和擴大。第四,通過試點示范,建立適合我們國家自己的污染治理的技術體系,逐步推動土壤污染的風險管控和治理修復。
陳吉寧指出,為落實好新修訂的環保法,環保部將開展六個方面的工作。第一,出臺和完善環保法的實施細則。第二,一個好的法律不能成為“紙老虎”,要讓它成為一個有鋼牙利齒的“利器”,關鍵在于執行和落實。第三,推動地方政府責任的落實。第四,加大信息公開力度。第五,加強與公安、檢察院、法院的協調配合,強化環保執法的司法監督。第六,強化自身的隊伍建設,提高執法能力。
關于產業向中西部轉移帶來的污染轉移問題,陳吉寧表示,這些年,中西部發展明顯在提速,未來幾年,是中西部地區進一步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中西部地區2020年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攻堅期,更是開發與生態環境矛盾的加劇期。所以,要避免在中西部地區出現個別在東部地區出現的那種發展與保護之間矛盾沖突非常大的問題。
陳吉寧表示,中國政府在切實履行自己在全球環境保護方面的義務。中國解決好自身的環境污染問題,就是對世界解決全球環境問題的最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