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專務理事、科技環保部主任張永杰:我國在鋼鐵行業正實施“產能置換”“超低排放”“極致能效”三大工程,三大工程都與鋼鐵綠色低碳發展相關。在“超低排放工程”方面,我國鋼鐵行業很多指標放到全球來看,都是非常嚴苛的。截至9月底,共有96家鋼鐵企業(包括一家球團企業)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和評估監測,涉及粗鋼產能約4.53億噸;36家企業正在評審中,涉及粗鋼產能約0.82億噸。“極致能效工程”依托“雙碳最佳實踐能效標桿示范廠”培育,以“三清單、兩標準、一數據系統”為主線。第一批培育企業共包含21家,涉及粗鋼產能約2.05億噸,第二批培育企業申報數量達37家,涉及粗鋼產能約2.37億噸,參與申報培育企業的產能超過了4.4億噸,為完成國家提出的30%達標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三份清單中,技術清單與政策清單已發布。能力清單,目前已基本形成涵蓋百余家優秀
節能企業的合作伙伴清單。在技術清單、能力清單的基礎上,2023年中鋼協計劃舉辦高爐、轉爐、電爐、焦爐、副產煤氣高效利用、中低溫余熱、壓縮空氣、數智賦能極致能效等8個專題技術對接會。目前已成功舉辦5個專題技術對接會,其他3個正按計劃積極籌備中。另外,迄今為止,鋼鐵企業已啟動53項世界前沿低碳技術研發,部分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鋼鐵行業EPD(環境產品聲明)平臺累計發布EPD報告57份,下載量超過2萬次,PCR(產品種類規則)種類擴展到鐵礦石等7個領域,啟動了與日本、意大利、瑞典、澳大利亞、德國、美國等國家EPD平臺的相互采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