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開辟經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優化產業結構,支撐能源結構綠色低碳轉型

2023-10-31 15:11 來源: 浙電e家

日前,浙江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浙江省推動新能源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2023-2025年)》(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加快培育發展新能源制造業,開辟經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優化產業結構,支撐能源結構綠色低碳轉型。

《實施意見》中,能源產業鏈發展與企業培育是下階段發展重點。

根據規劃,到2025年,浙江省規模以上新能源制造業產值將達到8000億元。浙江將努力培育新能源領域“浙江制造”省級特色產業集群核心區6個、協同區6個,圍繞新能源重點領域建成省級以上各類創新載體50家以上,建成一批源網荷儲、光伏建筑一體化等示范應用項目,全省光伏、風電累計裝機規模突破4000萬千瓦。

《實施意見》還包含了能源電子產業、風電裝備產業、氫能裝備產業、核電關聯制造業四個產業的行動方案,并分別明確了各產業目標與行動任務。

能源電子產業

到2025年,全省能源電子產業營業收入突破7000億元,在全省新能源8000億元總產值目標中占據絕對主導地位。其中光伏、儲能營業收入突破5500億元和1000億元,形成光伏、儲能、終端應用與關鍵信息的產業集群、產業基地。

光伏產業仍然是目前新能源投資建設的主力。今年1月3日,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11GW高效電池和15GW高效組件項目”和“儲能集成系統及產業配套項目”兩個重大產業項目簽約落戶嘉興海寧,預計項目建成后年產值總計達550億元。

風電裝備產業

到2025年,全省風電裝備產業規模突破500億元,并形成海上智能化裝備產業體系,綜合發展水平居全國前列,打造3個百萬級海上風電基地。

寧波、舟山、嘉興、溫州等地是浙江發展風電的主要地區,海上風電項目規模日益壯大。國網浙江電力探索柔性低頻輸電工程,隨著臺州35千伏柔性低頻輸電工程、杭州220千伏柔性低頻輸電工程相繼投運,更加成熟、高效的風電輸送解決方案,將推動更多中遠海風電資源得到有效開發。寧波象山還整合海上風電全生命周期產業,打造海上風電運維母港,使風電設備、風電項目開發等上下游產業優勢互補、集群發展走向正循環。

氫能裝備產業

到2025年,初步建成國內前列的氫能裝備產業體系,培育產業鏈規上企業50家以上,推廣氫燃料在各領域的應用。

目前,浙江正積極在氫能領域探索開發。在麗水,國網浙江電力建設全國首個鄉村生態氫能示范工程,利用當地豐富的“水、光、生物質”等自然資源制備高純度的綠氫與生物天然氣,以科技創新突破帶動地方氫能產業鏈孵化升級。

核電關聯制造業

到2025年,培育制造業單項冠軍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2家,建設“浙江制造”省級特色產業集群核心區與協同區1-2個,打造海鹽中國核電城、蒼南綠能小鎮等一批特色產業基地。

在臺州三門核電站附近,配套的中核三門200兆瓦灘涂光伏項目正在建設中。該項目將核能、光伏和儲能技術結合起來,形成“核、光、儲”清潔能源多能互補。

《實施意見》還強調要提升消納能力,這是推動大量新能源建設后必要的保障體系。

國網浙江電力在全省打造新型電力系統,通過對源網荷儲四側資源的挖掘與建設,提升新能源消納水平,讓電網調度更加靈活。除此之外,還形成了嘉興海寧尖山全國首套光儲直柔多端口直流微網、寧波北侖“光+儲+充+數據機房+變電站”為一體的綜合能源站等終端融合、多能互補等項目,通過新能源融合創新應用,提升新能源消納能力。

產業鏈現代化與體系創新為新能源產業良好發展營造肥沃土壤,市場應用提檔是促進新能源產業良好發展的內生動力。《實施意見》中,健全綠色電力交易與消費機制作為市場應用提檔的一項重要舉措被寫入,提出要全面應用推廣國家綠色電力證書制度,積極開展綠色交易,為市場主體提供功能健全、友好易用的綠色電力交易服務。

國網浙江電力是該項舉措的責任單位。自2021年9月綠電交易啟動以來,浙江電力交易中心制定并實施綠色電力市場化交易常態化工作方案,推動綠電交易常態化開展。截至8月底,浙江綠電交易用戶數已經突破1.2萬戶。今年杭州亞運會也通過專項綠電交易,實現56個場館100%綠色電能供應。同時,國網浙江電力推動分布式電源采用聚合形式參與綠電交易,將分散的綠電資源也納入消費體系,提供活躍度高、覆蓋面廣的綠色電力交易服務。

國網浙江電科院電力市場技術室主任鄧暉介紹:“越來越多的企業愿意參與到綠電交易中,自主認購綠色電力環境價值,提升了市場交易的活躍度。在購售兩側的良性影響下,市場已形成正向循環,有助于形成促進新能源發展的長效機制。”

根據《實施意見》規劃,可以預見未來幾年浙江新能源制造業將迎來高速發展。浙江將從技術創新突破、營商環境優化、央地軍民合作等方面一同發力,與之相關的單位將繼續在相關領域發揮推動與支撐作用,助推產業發展和能源結構綠色低碳轉型。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