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國第二批低碳試點城市,
江蘇鎮江如何探索綠色低碳轉型發展?鎮江GDP連續三年增長,如何保持單位GDP能耗持續下降?10月26日,碳達峰
碳中和2023金山峰會在江蘇鎮江開幕。峰會由鎮江市人民政府聯合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江蘇省生態環境廳主辦,以“綠色轉型、低碳發展——強產業鏈、聚供應鏈”為主題,邀請能源、環保、生態領域的專家學者、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家、行業協會等相關人士匯聚一堂,共商大計,向綠而行,“碳”路未來。
“不同于西北土地廣袤,地處長江與大運河交匯點上的鎮江,有著獨特的地理地貌,如何探索可再生能源發展、如何利用光伏發電發展新能源產業,鎮江做出了有效的、適合的嘗試。”江蘇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江蘇省能源局局長戚玉松表示,自2012年12月,鎮江入選全國第二批低碳試點城市以來,鎮江持續探索綠色低碳轉型和發展道路,深入踐行生態優先發展理念,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
“從試點到示范、從理念到實踐、從制度到風尚,鎮江在持續探索綠色低碳轉型道路上,正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鎮江市委書記馬明龍介紹,10年來,鎮江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90.7%,單位GDP能耗下降37.7%,單位GDP二氧化
碳排放下降50.4%,PM2.5年均濃度下降50.3%,優良天數比率上升19.8個百分點,實現了經濟高質量發展、環境持續優化和碳排放強度大幅降低“三個同步”。在今年全國81個低碳試點城市建設評估中,鎮江市被評為優良等次,位列第14;今年前三季度,鎮江PM2.5平均濃度較去年同期改善3.7%,地表水國考斷面優Ⅲ及以上比例100%、列江蘇省第一。
另一組數據也十分亮眼。在嚴格落實能耗“雙控”方面,鎮江市在低碳試點以來,累計壓減
水泥產能508萬噸、
鋼鐵產能60萬噸,淘汰電鍍產能10.4萬噸、焦炭(碳素)產能95萬噸、鑄造產能2.2萬噸。與此同時,鎮江加快推進新能源發展,截至2022年末,鎮江全市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達到186.4萬千瓦,并逐步構建多元化儲能體系,除目前在建的句容侖山湖抽水蓄能電站外,列入規劃布局的還有句容石碭山、韋崗青山湖、韋崗永興壩等3座共5個點位的抽水蓄能電站項目,儲能總規模可達640萬千瓦,為江蘇電網安全穩定運行貢獻“鎮江力量”。
在治理長江水質,推行“長江大保護”行動和力破“重化圍江”方面,鎮江成效凸顯。鎮江市政府副秘書長嚴明禮介紹,鎮江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治理污染,全面取締長江水上過駁作業,1個省級園區被取消
化工園區定位,累計依法關停化工企業500多家;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一江一河”干流岸線1公里范圍內禁止布局新建存在環境風險的項目,市域嚴控“兩高一低”項目,江灘復綠18萬平方米。截至2022年末,長江斷面水質保持Ⅱ類,主要入江支流水質均優于Ⅲ類。在近300公里長江岸線上,300萬鎮江人有力打響了“長江保衛戰”。
而另據統計,2022年鎮江四大產業集群實現應稅銷售收入3969.2億元,八條重點產業鏈實現應稅銷售收入3245.8億元。鎮江人正在聚力培育高含綠量、高含技量、高含金量的“四群八鏈”新興主導產業,在“向綠而行”的道路上不斷破題、解題、答題。能耗降下來,經濟搞上去;速度慢一點,質量高一點,已成為鎮江人發展的共識、奮斗的目標。
本次峰會上,鎮江還正式啟動“雙碳八大行動”,邀請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哈電江蘇公司、三峽集團江蘇公司、國家能源集團江蘇公司、華電江蘇公司、北汽麥格納、大全集團、美科、中船動力、索普集團、中海集團、天奈科技等12家行業龍頭企業,一起發起和落實“雙碳”行動倡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