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越來越熱,綠色越來越濃,南鋼在打造“綠色發展標桿企業”的道路上蹚出了一條新路

2023-10-11 15:55 來源: 中國環境

  從生產線變觀光線,不少人眼中“八竿子打不著”的工廠和景區正從“楚河漢界”變成“水乳交融”,走進南鋼內的濕地公園,陽光下澈,水波瀲滟,一片大好風光惹人贊嘆。代表“中國制造”走向世界舞臺的南京鋼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鋼”),發展越來越熱,綠色越來越濃。

  近年來,南鋼公司累計投入超100億元持續高質量推進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工作,噸鋼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排放量較改造前分別降低60.5%、74.3%、89.6%,有力促進了區域大氣環境質量的改善。2023年7月5日,南鋼成為南京市首家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的鋼鐵企業,作為老牌鋼鐵企業,南鋼在打造“綠色發展標桿企業”的道路上蹚出了一條新路。

  “智”管綠色產業

  用手機的全屏功能拍攝這塊長達45米的屏幕,從東到西,都得轉上好幾秒。偌大的智慧大廳,科技感、現代感撲面而來。“智慧環保”不算是一個新詞,但在南鋼這里,卻又添了不少新功能。

  “四個板塊分別是有組織排放、清潔物流、固危廢和無組織排放四大板塊。”南京鋼鐵金恒信息工作人員周一天指著屏幕上的數據介紹道。基于南鋼的有組織在線監測、超低排放系統、門禁系統、物流系統等平臺提供監視數據。3D地圖上,南鋼所有在線監測設備的實際位置被清晰標定,每個監測點位的實時數值不斷變化。“我們的數據與現場情況的變化能實現毫秒級別的跟蹤。”當發生監測因子超標時,地圖上相應點位會變色提示,顯示超標信息,根據不同的超標數值設置不同的報警等級,報警信息同步推送給相應的環保管理人員。

  “放大,再放大。”屏幕上展示出煉鐵事業部燒結工序,原料的實時流量、燒結機關鍵參數、脫硫脫硝工序關鍵點位的實時數據一目了然,直觀的體現出治理環節的實時強度。點擊進入燒結工序,還可以單獨查看一套裝置的詳細運行情況。“更加直觀展示脫硫設施的每個關鍵設施的實施運行情況,對所有影響排放濃度的參數進行預警,一旦發生報警,會產生相應的報警提示及預案。”再往下探,可以看到脫硫脫硝的重點設備GGH 的分解畫面以及核心設備,層層深入,根據環保排放前道工序的設備參數的實時監控,可以有效避免由設備故障或超負荷導致的環保超標問題,為環保管理提供重要的數據支撐。

  近年來,公司累計投入56億元開展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采用最先進的“三干技術”(干法除塵、干法脫硫、干熄焦)進行有組織改造,于2021年3月、7月完成有組織和清潔運輸超低排放改造公示;于2022年12月完成無組織超低排放改造,實現“用礦不見礦、用煤不見煤、運料不見料、出鐵不見鐵”,于2023年7月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公示。2022年,企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顆粒物噸鋼排放分別為0.11kg/t、0.19kg/t和0.15kg/t,較改造前下降61%、74%和90%,顯著優于行業平均水平。

  “從前端提前開展超標應急管理,源頭管控避免超標排放。”這套智慧系統就是嵌入南鋼的一個智慧大腦,所展示的不僅僅是科技創新的“新意”,更多的是精細管控的“心意”。無論是清潔運輸的實時監控,還是固危廢板塊的固危廢管理統計,實現“一屏看全域,一鍵知指標,一網管環保”的實時精準管控,而這背后的運行邏輯都是為了綠色產業的建立而努力。

  “碳”索綠色發展

  鋼鐵工業如何邁向“雙碳”未來?

  2021年9月8日,南鋼向全社會公布其“雙碳”行動綱要——“碳十條”,按照源頭減碳、過程降碳和末端固碳的總體思路,從能效提升、綠色能源、綠色物流、綠色產品、技術突破等十個方面持續推進節能減排、協同減碳,制定“雙碳”“三步走”戰略,并著力推進智慧能源體系建設,以智慧能源建設推動節能降耗。

  “2025實現碳達峰,2050年實現碳中和。”在“碳排放”頁面中,一串時間軸被放在了頁面的頂層,再往下便是南鋼所有的產業今日的碳排放總量。有目標,有行動,這是南鋼對邁向“雙碳”未來的回應。

  在這個碳排放管理模塊里,對碳排放總量、碳排放強度、碳減排等板塊的重要數據進行實時監控,以行業標準為基準對數據進行對比,實時跟蹤監控排放質量實現碳達峰中和目標。系統碳流圖宏觀展示各個工序碳排放、碳回收與碳排放總量關系。工藝流程圖詳細展示各個工序實時碳排放強度流向。“宏觀與微觀相結合、碳排放量與碳排放強度相結合,更好地指導管理人員對碳流工藝有詳細清楚的認識。”周一天介紹道。

  “左上角為碳排放強度,行業標準是2左右,南鋼基本維持在1.7上下。”低于行業標準的碳排放量,是南鋼對綠色發展所表達的決心。“因為南鋼排放主要集中在鐵前工序,在左下方的餅圖顯示了鐵前工序的碳排放每個工序的占比情況,通過與鐵區一體化平臺聯動,實現實時監控。”為了減排,南鋼的功夫不僅僅花在監管上,在綠色技術、綠色產品上也下足了成本。通過外購綠電、自發電、光伏發電等措施達到減碳目標,通過工序的結構改造實現結構減碳。在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為目標的綠色發展上,南鋼的態度積極、方式穩妥,牢牢把握科技創新關鍵變量,為全社會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交出一份南鋼答卷。

  “美”繪綠色產區

  在國家文化和旅游部公示了53個國家工業旅游示范基地名單,南鋼工業文化旅游區榜上有名,成為南京唯一上榜的企業。當鋼鐵廠與旅游基地劃上等號,最吸引人永遠是發展背后的那抹鮮活綠色。

  在南鋼同心園,當年的水廠自然沉淀池已成為水面面積近4萬平方米的“九龍湖”。清澈透亮,這片蓄水池大有“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的美感,然而它的最大亮點卻是“循環再利用”。這里容納的不僅有長江新水,還有經過南鋼中水回用處理站集中處理的中水,混合后作為全廠生產源水回用于生產中。于九龍湖上乘坐“同心號”畫舫泛舟湖面,沿湖一側,岸邊綠草如茵,水鳥滑行而過,時有游魚躍出水面;湖的另一側,藍色穹頂下是鐵礦料場封閉大棚,高爐煉鐵的礦粉混勻生產線清晰可見,棚內堆取料機歡快地飛旋,厚厚料層不斷增高,礦粉混勻過程產生的些許揚塵卻被罩在棚中,真正做到了“用料不見料”。

  廠在花園中,景在工廠中,走進南鋼,猶如置身一幅水墨丹青。春有大片二月蘭、秋有連綿格桑花。走進廠房內的出鐵平臺,腳下是綠色潔凈的地坪,頭頂是銀色的封閉罩。這個類似廚房油煙機的全封閉裝置會將出鐵時排放的廢氣抽走,進行過濾后再排放。景觀擋壁墻后的下客區內,與鑄鐵煉鋼“國家重器”近距離接觸的游客,在親眼見證“千錘百煉”,全景式感受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后,可以在這里品上一杯咖啡,于裊裊茶香中感受中國鋼鐵線上的翻天覆地。

  “暖”助綠色轉型

  “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基層的實際困難是我們的重要工作。”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石勇說道。為了幫助南鋼在實現廢水達標排放的基礎上,進一步采取措施降低污染物排放濃度,實現氟化物減排,石勇專程帶領南鋼環保負責同志和技術人員到浦口開發區光大污水處理廠調研降氟處理技術。調研活動中,南鋼公司與光大污水處理廠就處理工藝和難點問題展開了充分交流,圍繞降氟處理的不同處理方式和處理成效進行了深入探討,實地考察了污水處理設施運行情況。南鋼在降氟處理研究方面得到啟發,也為兩家企業后續進一步合作搭建橋梁。

  2022年1月開始,南京市生態環境局全面加強對南京鋼鐵公司重點環保單位燃料供應廠的幫扶,采用多頻次、全方位的VOCS走航監測車、無人機空氣質量監測、紅外氣體成像儀等企業不具備的先進技術手段進行檢測分析,通過檢測數據,幫助燃料供應廠查找問題源頭,特別是無可視外溢式異味源在新技術面前無所遁形,排查出機械化氨水澄清槽槽頂人孔、機槽頭部傳動輪等多處隱蔽的外溢點,指導企業采用水封+機械密封的方式進行治理,同步對異味源進行負壓收集,徹底解決了企業現場有異味但找不到泄漏源點的難題。針對燃料供應廠遇到的環保難題-VOCS氣體的收集與處理,市生態環境局組織環科院、梅鋼設計院、江蘇智道等專業環保機構,對區域內產生VOCS的各裝置進行調研討論,指導燃料供應廠選擇最經濟、最高效的工藝路線,助推企業邁出無組織治理關鍵一步,截至2022年12月底,南京鋼鐵有限公司燃料供應廠已完成區域內鼓冷工序、脫硫工序、硫銨工序、粗苯工序、油庫工序所有無組織VOCS氣體的收集處理,實現了由無組織排放到有組織收集的華麗轉身,為南京市空氣質量增加一道白色的云彩。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書中,保爾柯察金回答說:“鋼是在烈火與驟冷中鑄造而成的。只有這樣它才能堅硬,什么都不懼怕。”新時代給予新使命,作為“煉鋼者”,南鋼不斷開展新突破,用科技創新引領綠色發展,用低碳節能回應綠色號召。(完)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