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研人員發現,亞洲內陸粉塵通過“鐵肥料效應”強化北太平洋的生物固碳作用

2023-6-9 10:22 來源: 科技日報

原標題:“鐵肥料效應”強化北太平洋生物固碳作用

6月8日,記者從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獲悉,基于360萬年以來亞洲內陸粉塵中鐵元素的變化歷史,我國科研人員發現,亞洲內陸粉塵通過“鐵肥料效應”,促進了北太平洋地區的生物繁盛,強化了北太平洋的生物固碳作用。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于《國家科學院院刊》。

“河流和粉塵為海洋輸送了大量營養物質,大陸粉塵攜帶的鐵元素在風力作用下進入海洋,可以使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增加,并消耗大量的二氧化碳,使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降低,緩解溫室效應的危害?!闭撐牡谝蛔髡呒嫱ㄓ嵶髡摺⒅锌圃呵嗖馗咴芯繂T昝金波說,這一過程被科學家稱為粉塵的“鐵肥料效應”。

研究發現,在距今約80萬年前的中更新世,隨著全球變冷以及北半球中高緯地區山地冰川急劇增加,青藏高原的冰川侵蝕作用顯著增強,導致塔里木盆地的粉塵中的鐵氧化物從赤鐵礦轉變為磁鐵礦,同時,鐵元素總含量和高生物活性的二價鐵含量急劇增加。

進一步計算表明,中更新世氣候轉型期之后,亞洲內陸干旱區輸送至北太平洋的鐵元素總含量以及二價鐵的數量分別增加了約70%和約120%。昝金波說,“這將極大地促進北太平洋生物繁盛,并可能改變了浮游植物種群結構,大量消耗了大氣中二氧化碳,造成全球氣候進一步變冷。”

昝金波表示,這項研究成果為深入理解亞洲粉塵中的鐵元素輸入增加、海洋生物固碳作用增強、大氣二氧化碳降低、全球氣候變冷這一碳循環正反饋機制提供了直接證據。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