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力促環保產業發展的5大經驗分享

2014-10-26 13:22 來源: 中國碳交易網

日本中央和地方積極共建環保示范園區
        三、中央和地方積極共建環保示范園區

       日本大部分環保城(與環保示范園區相似)都是區域產業結構調整的結果。為推進產業轉型和環保產業的聚集發展,1997年通產省開始實行全國環境城的認定工作,引導一些城市依托原有工業技術優勢,加強廢棄物再生利用技術的研究和攻關,在原先的土地上發展壯大再生利用企業,推動園區內各類廢棄物的拆解、回收和資源化企業集聚發展,建成基礎研究、教育培訓基地,技術示范推廣基地和循環再利用產業化基地。截至2009年3月,日本政府已先后批準建設了27個生態環保城。

       日本生態環保城由國家和地方政府共同管理,經濟產業省和環境省共同建立和執行園區補償金制度,經產省主要資助硬件設施建設、相關技術及產品的研發,環境省主要資助環保城的軟件設施建設,如圖所示。地方政府負責建設生態環保城的基礎設施,還通過政策引導和信息傳遞,指導園區內的企業相互利用產業間的能源、副產品(廢物)。日本還在各園區推行有效利用資源的零排放計劃。2002年川崎市開始建設占地77464平方米的零排放工業區。2005年3月工業區以整體形式得到了ISO14001的認證。中央和地方的積極共建,推動了當地環保產業的發展。

       四、注重通過支持科技園區中小企業培育先端產業

       日本注重對中小企業推進循環經濟提供援助和平臺服務。1989年川崎市建立了日本最早也是規模最大的科技園神奈川科技園,截至2009年2月該園有147家企業進駐。技術革新川崎THINK,是民間主導型科技園,也是亞洲創業者村所在地,截至2009年1月共60家公司進駐。

       亞洲創業者村擁有JFE集團先進的研究設施,對亞洲地區的創業者提供支援,從創業、經營的咨詢,日本法律、行政手續的說明,產學合作的配合、銷售渠道的擴大以及日常生活等提供一條龍服務。入園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只要是有發展前途的技術和產品,地方政府會提供辦公室租金優惠和各種融資服務。比如對外國學者、風險企業每年度有3-5間、每間33平方米的辦公室可以利用。進駐川崎1年以
上的企業,融資最高金額2億日元,小規模企業最高金額3500萬日元。通過對園區創業者提供支援,吸引國際企業進駐,聚集優秀人才,對川崎形成先端研發和孵化環保產業新基地起到了推動作用。目前亞洲創業者村進駐環保等領域企業50多家。

       五、公眾及民間組織的配合與努力是產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日本環保產業的發展,離不開法律保障、政府政策、創新技術等方面的支持,更得益于大眾強烈的節能環保意識。居民的自覺環保和分類意識對企業一般廢棄物再生利用起到了重要作用。日本垃圾分類非常細致,電池、熒光燈、塑料,瓶蓋都要分類放置,人們自覺地將垃圾清洗后分類投放。JFE公司從2000年開始進入城市廢物再生利用產業,經歷了很長一段沒有盈利的階段。他們深有感觸地說,在再生利用這個問題上,擺在首位的恐怕應該是環保意識,而不僅僅是好的技術設備。居民對塑料、紙張等廢棄物的自覺分類降低了處理企業的成本,增加了處理企業盈利的空間。

       在日本,協會組織的推動作用同樣不可替代。日本環境保護方面的行業協會和民間團體很多,大約有500多個,他們經常開會組織活動,督促各方落實政府計劃。我們這次考察的大阪ATC綠色環保廣場,是由大阪環境產業振興中心主辦的一個環保商務平臺。ATC每年聚集900萬市民,是日本首屈一指的集客設施。平臺以企業為主,經常舉辦活動,將環境關聯技術和商品匯聚一堂,發送最新的環境商務信息,成為日本首個為環保企業服務的商務支援基地。
12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