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日本政府出臺《氫能與燃料電池技術開發戰略》,確定了燃料電池、氫能供應鏈、電解水產氫3大技術領域10個重點研發項目的優先研發事項。從2017年12月日本制定《氫能基本戰略》在戰略層面設定氫能中長期發展目標,到2019年3月日本更新《氫能與燃料電池戰略路線圖》提出2030年技術性能和成本目標,再到此次出臺技術開發戰略,日本從戰略到戰術再到具體項目執行層面穩步推進氫能和燃料電池的技術發展與應用。
從2019年6月下旬推出氫戰略,到7月中旬綠黨議員起草制氫文件,德國政府正在大力推動氫能發展。8月以來,德國宣布增加氫能相關科研資金,政府預計投資1.8億歐元用于發展德國氫能產業。隨著核電站全面關閉且煤電逐步被淘汰,德國已將氫能視為填補能源缺口的重要選項。德國政府認為,氫不僅是成功實現能源轉型的關鍵,而且對于該國工業的未來也至關重要。
此外,還有傳統的化石能源使用大國澳大利亞也宣布將投資95萬美元用于建設光伏制氫項目。美國每年已經有數億資金投向氫能領域,并帶來了美國氫能產業的領先規模:
交通運輸方面,美國擁有全球半數以上的氫燃料電池汽車(7600輛),2.5萬輛燃料電池叉車;發電領域,8000余套小型燃料電池系統分布于美國各地,大型燃料電池發電規劃及裝機合計已超過550兆瓦。
在第二十五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期間,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正式向歐洲理事會提交了頗具里程碑意義的《歐洲綠色協議》,為歐盟履行《巴黎協定》尤其是在2050年前建成全球首個“
碳中和大洲”進一步明確了方向和任務。值得注意的是,《歐洲綠色協議》專門將氫能列為歐盟能源轉型的投資關鍵領域,氫能發展前景再次引發全球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