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樊容代表:
《關于對
碳排放權和用能權制度進行融合完善的建議》(第1499號)收悉。感謝您對用能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工作的關心與支持,您提出的建議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現結合我廳職能,就您建議中提出的進一步完善用能權交易制度、促進碳
排放權和用能權有償使用有機融合情況答復如下:
一、用能權交易試點工作有序推進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用能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工作部署,2017年我省啟動用能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工作,2018年12月19日,我省用能權交易
市場正式在福州啟動,成為全國首個在全省范圍內開展用能權交易試點的省份。主要抓了以下方面。一是建立“1+1+7”制度體系,出臺《
福建省用能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實施方案》及《福建省用能權交易能源消費量報告管理辦法(試行)》等七個配套文件,《福建省用能權交易管理暫行辦法》已列入省政府2019年立法計劃。二是建立聯席會議制度,明確聯席會議主要職責和工作機制,召開聯席會議聯絡員會議,統籌協調用能權交易市場建設。三是著手開展試點。在火力發電等9個行業開展試點,制定并發布
水泥制造等9個行業的能源消費量核算與報告指南,組織納入用能權交易試點的企業報送用能權交易能源消費量報告,開展能源消費情況
第三方核查等工作,制定下達2018年用能權指標分配實施方案。四是建立能源消費數據報送、指標注冊登記和交易系統,為開市工作提供有效的硬件保障。五是加強宣傳動員。對納入試點的企業和各設區市工信部門相關負責同志開展用能權交易的宣貫培訓,部署用能單位能源消費情況報送等工作。召集2018年開展實盤交易的水泥行業企業代表座談,認真聽取代表意見并回應代表疑問。編制
節能倡議書,組織納入2018年用能權交易試點的95家企業積極響應倡議內容。在福州舉辦用能權交易啟動儀式。
二、推進碳排放權與用能權制度有效融合
2016年開始,國家對各省實行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目標完成情況考核。實行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解決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的一項重要措施,既能節約能源資源,從源頭上減少污染物和溫室氣體排放,也能倒逼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提高我國經濟發展綠色水平。開展能耗“雙控”行動,意味著我國節能重點從強度“單控”向總量與強度“雙控”的轉變。用能權交易是基于能源消耗總量控制下、通過市場化方式實現能耗“雙控”目標的重要嘗試。用能權指標實行免費分配,在分配方法方面,綜合企業歷史產量、企業能效水平、產業行業調整要求,通過引入總量控制系數及單位產品能耗基準值等方式,實現能效水平高的企業多分配、能效水平低的企業少分配。通過上述方式促使用能單位加強節能管理、提升用能效率,實現能源要素通過市場向優質項目、企業、產業流動和集聚。
與用能權交易制度設計初衷不同,碳排放權交易是運用市場機制實現我國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行動目標。碳排放權交易和用能權交易有一定相似性,但也存在不同。一是權利類型不同。碳排放權是企業每年度經確認可向大氣排放CO2等溫室氣體總量權利,與能源品種密切相關。而用能權是指企業經確認一年內可消費的各類能源量的權利。二是指標分配方法不同。兩類交易存在較大差異。我省用能權交易在啟動初期即實行指標總量控制,同時依據總量控制的思路制定了分配方法,與我省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目標相匹配。而“十三五”期間我國碳排放仍以強度控制為主,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分配方法也相應地體現了強度控制的設計思路,相應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也沒有絕對總量的概念。三是指標涵蓋的范圍存在一定差異。碳排放權配額指標除消耗能源導致的排放外,生產環節也存在非能源消耗排放,如水泥行業熟料生產環節的碳酸鹽分解排放。而用能權的能源消費指標僅涵蓋能源的消費,既包括能源用于生產的消費,同時包括能源作為原料的消費。四是實盤交易覆蓋范圍不同。我省碳排放權在所有試點行業內實行實盤交易。我省用能權交易試點2018年正式啟動,目前僅在水泥行業開展實盤交易,其他8個行業暫時采取模擬交易方式。
我廳積極探索用能權交易試點與碳排放權交易制度的銜接,2018年火力發電行業能源消費情況第三方核查數據全面采用碳核查數據,通過探索,盡可能減輕企業負擔,降低制度成本。
三、下一步的主要工作
2019年,我廳將按照國家有關部門的工作部署和您的建議,持續深化用能權交易試點,推動建成適應省情、要素明晰、制度健全、交易規范、監管嚴格、運行良好的用能權交易市場。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開展用能權交易與碳排放權交易制度銜接及
政策協同課題研究,積極探索解決好用能權交易與碳排放權交易制度的協調
問題。
二是開展試點企業能源消費量報告報送和能源消費情況第三方核查,完成2018年用能權交易指標清繳工作,制定2019年用能權指標分配方案。
三是在水泥制造基礎上,根據試點工作取得的經驗和實際情況,進一步探索擴大實盤交易行業范圍。
四是配合省司法廳做好相關工作,加快出臺《福建省用能權交易管理暫行辦法》。
再次感謝您對我廳工作的關心與支持,在今后的工作中如有新的建議和意見,敬請隨時與我廳聯系、溝通。
領導署名:吳添富
聯 系 人:葉 蕾
聯系電話:0591-87513044
福建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2019年5月5日
(此件主動公開)